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千百年來,數不盡的風流人物,駐足鄂城,行吟山水,尤以唐宋為盛。蘇軾赤壁賦里南望武昌,李白庾亮樓中舉杯邀月,秦觀試劍石旁神傷往事,杜牧吳王城里悲今傷古。
孟浩然、元結、劉長卿、岑參、王安石、黃庭堅、張耒……接踵而至,他們是唐風宋月里的超級大拿,他們是文學巔峰時代自帶流量的超級網紅,他們不吝筆墨為鄂城打CALL。
遠來近悅,鄂城到底有什么魅力?讓我們一起跟隨唐詩宋詞的韻律,觸摸吳王古都的脈搏,感受千載王城的底蘊。
線路推薦:杜山高速路口→樊口公園→鄂州市博物館→西山公園→觀音閣公園
蒼茫大江涌,浩蕩眾山蹙。——蘇轍《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釣臺驚濤可晝眠,怡亭看篆蛟龍纏。——黃庭堅《松風閣》
如何塞北無窮雪,卻坐樊山竹萬竿。——張舜民《艤舟樊口過吉祥寺》
西巖曾到讀書堂,穿竹行莎十里強。——杜牧《途中逢故人話西山讀書早曾游覽》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蘇軾《武昌西山》
吳王宮殿柳含翠,蘇小宅房花正開。——杜牧《悲吳王城》
送行無酒亦無錢,勸爾一杯菩薩泉。——蘇軾《酌菩薩泉代酒送友人王子立》
石邊試劍人何在,但荒煙,蔓草彌漫。——秦觀《風入松·西山》
上下武昌城,長江竟何有。——劉長卿《孫權故城下懷兼送友人歸建業》
上下兩千年,古今兩武昌。鄂城古稱武昌,赤壁之戰后,孫權周瑜計議,在武昌建都稱帝。公元229年,孫權自公安遷都鄂縣,取“以武而昌”之義,在武昌問鼎建都。武昌一度成為南方政治中心、經濟中心、軍事中心。
千百年來,鄂城一直都是州、郡、縣治所。深厚的人文底蘊,便利的交通條件,繁華的市井生活,讓各路文人墨客,欣然而至,或登西山、或游寒溪、或眺南樓,文以載道,歌以詠志,壯懷激烈,嘆古憂今。
線路導航:鄂州中高速路口→葛山→鳳凰山→五卦山→白雉山→四峰山→東方山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杜甫《贈李白》
鳳嶺凌霄勢欲平,蒼髯翠色共蕭森。—— 余順明《鳳嶺松風》
閑來無事登五卦,夕陽亭上觀晚霞。——余國柱 《無名》
霽色來西爽,云端見遠峰。——李絳《稚山游》
大冶迢迢接武昌,西征逾月到東方。——王十朋《題弘化寺》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這里是東晉道教宗師葛洪的道場;鳳來孤嶧千林藹,月上高崗萬壑聲,這里是名揚荊楚的旅游勝地;茂林修竹、峰巒疊嶂、雉山煙雨,這里是儒釋道三教的文化寶庫;石牛蹲臥、金鉤掛月、獅首迎旭,這里是鄂州第一高峰的四峰山。
線路導航:屈子頌橘→陶公官柳→鏡園書香→漁翁釣月→玉兔觀海→桴院荷風→瓦窯遺址→鶴年賦詩→南浦歸雁→野梅傲雪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屈原《橘頌》
湖山新雨洗炎埃,萬朵青蓮鏡里開。——丁鶴年《南湖度夏》
明月平湖水,水明光未已。——譚元春《南湖夜月》
綠柳紅蕖曾擊楫,沙汀漁火漫停舟。——熊桴《蘇子遺亭》
明月涵南湖,湖中鳧雁出。——譚元春《南湖夜月》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蘇軾《武昌西山》
南浦幽棲地,當門罨畫開。——丁鶴年《武昌南湖度夏》
石潤生龍氣,川光媚蚌胎。 ——丁鶴年《武昌南湖度夏》
洋瀾湖風景區設立于1984年,現有面積7.03平方千米。2014年5月,鄂州市建委牽頭組織文史專家,結合洋瀾湖區域文化元素,吸納市民提出的建議,確定了屈子頌橘、陶公官柳、鏡園書香、漁翁釣月、桴院荷風、南浦歸雁、野梅傲雪、瓦窯遺址、鶴年賦詩、玉兔觀海等“南浦新十景”。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