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
墻體廣告 “看著這些小雞苗一天一天長大,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踏實感。”這些天,裕安區獨山鎮太安村貧窮戶王律斌看著本人家“領養”來的600只小雞在屋后山地上繁華的跑來跑去,覺得生活有了希望和奔頭。
“區重點局的同志看到我家的艱難狀況,不只從肉體上鼓舞我,還為我送來了治貧偏方,幾個月前給我送來600只雞苗,讓我飼養,待到雞苗成熟再回 購,這真是給我們這些貧窮戶帶來了福音。”王律斌家因病致貧,這些年生活過得非常困難,上有老母親體弱多病,本人又患慢性病終年吃藥,一個女兒上幼兒園, 生活的擔子壓得王律斌有些喘不過來氣。
對口幫扶太安村的裕安區重點局在施行精準扶貧中,力圖精準到戶到人,確保“扶得有力”,該局針對太安村115戶貧窮戶的不同特性,研討制定了突出產業扶貧為重點的精準扶貧措施,實行一戶一策,長短分離,義務到人,務務實效。
“在走訪貧窮戶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貧窮家庭因病致貧,有的簡直喪失勞動才能,關于這樣的家庭,我們在村里選了20戶,為他們在家庭周邊的竹 林、山坡搭建雞籠,采取散養形式,同時聯絡肥西老母雞基地采購雞苗,簽署回購協議。目前從這些家庭施行養殖狀況來看,這樣的脫貧計劃是可行的,很多參與養 殖的家庭大多對脫貧充溢了自信心。”區重點局有關擔任同志通知記者,為了幫扶貧窮戶脫貧,該局積極落實包村扶貧義務,由局指導班子成員率領一個團隊,實行單 位包村、干部包戶,不落一戶貧窮戶。
獨山鎮太安村目前有貧窮戶115戶314人。為了摸清致貧緣由,找準病癥有的放矢,該局指導率領機關干部屢次走村串戶,全面控制聯絡村的根底設 施、公共效勞、產業開展狀況和貧窮戶的消費生活情況,針對每個貧窮戶制定詳細的扶貧工作規劃和扶貧措施,針對扶貧對象的不同特性,該局構成了實行產業扶貧 “改窮業”、根底扶貧“換窮貌”、科教扶貧“挖窮根”、保證扶貧“兜窮底”的扶貧思緒和形式,力圖做到對象辨認精準、措施到戶精準、項目投入精準、資金使 用精準,經過爭取政策、整合資金、拓展社會幫扶等方式,借外力“造血”,協助聯絡村、貧窮戶加強自我開展才能。
突出產業扶貧,確保“扶得久遠”。針對太安村地處丘陵崗地,該局堅持以開展特征產業為重點,做大做強農特產業,一舉完成自我“造血”、長期發 展,扶貧治標。依據該村實踐狀況,為更好地發揮光伏電站群體效應,在該村集中建立光伏電站,將發電收入返還30戶貧窮戶,為他們脫貧發明根底。另一方面, 增強根底設備建立,2015年為村村通建立投資10萬元修建橋梁一座,目前又投資3.5萬元修建通組道路護坡30米。休閑養殖則是特地針對那些勞動力缺乏 的貧窮家庭制定的增收計劃,區重點局在他們寓居地周邊投資7.5萬元購置5500只幼雞提供應20戶貧窮家庭,投資7萬多元為其中19戶貧窮家庭新建雞 棚,并聯絡
合肥肥西老母雞消費基地,提供技術支持,協助貧窮戶開展養殖業,增收致富。
“目前我村正在積極謀劃開展集體經濟,打造經濟開展的發起機。”駐村干部李成義通知記者,太安村是一個集體經濟空白村,為了填補這塊空白,最近 村里正想方設法聯絡項目,意向引進六安市廣泰旅游用品消費
公司來村投資開展休閑農業旅游,種植可欣賞、可采摘的經濟作物,正在制定開展目的和方案。李成義 說,“大湖有水小河滿”,只要集體經濟開展了,村里面才有余力開展社會事業,加強全體村民的取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