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式認識黃文秀。不同于以往平鋪直敘,娓娓道來的英模題材劇,《大山的女兒》節奏飛快,藝術表達新奇,開場就以倒敘手法將觀眾的情緒迅速拉到頂點。暴雨之夜,黃文秀獨自駕車行駛在崎嶇山路上,年邁父母擔憂返程的女兒,百坭村同事不停打電話發微信預警山洪,讓她不要回村,可惜一切都來不及了 該劇開篇用急促緊張的鏡頭真實再現了黃文秀生命的最后時刻,令人心痛。然而故事講到這里,導演卻出人意料地采用了打破第四面墻的電影語言 楊蓉飾演的黃文秀直接面對鏡頭,像對觀眾訴說一樣,平靜地介紹自己:我叫黃文秀,由此拉開了她30歲的無悔青春。不少觀眾表示: 好故事越真摯,越打動人。開場的山洪,黃文秀坐在車里的最后一次自我介紹,把我看哭了。 今天的眼淚為黃文秀而流。看著黃文秀殉職前在車內的自我介紹,再看她帶著父親看天安門,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也許是因為一開始就知道結局,她的笑容是那樣燦爛,越動人、越心痛。 看《大山的女兒》,又像去年看黃文秀事跡圖片展那樣忍不住哭了。舍小我,為大我。內心有多熱愛人民,才有如此堅定信念,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脫貧攻堅事業。向黃文秀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