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電(曾瑞正)福鼎兩人違法簽訂地基買賣合同,后因無法交付又對基地款是否實付到位產生糾紛便鬧至法院。日前,福鼎法院審結該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依法判決被告返還部分款項。
2017年12月,陳某與鄭某口頭約定,鄭某將位于福鼎市前岐鎮某地兩塊地基以360000元出售給陳某。之后,陳某通過其女兒及個人賬戶陸續向鄭某累計轉賬199850元。2018年4月,陳某與鄭某簽訂《地基出賣協議書》,雙方對購買地基事宜作了確認。后雙方因地基款項產生糾紛,陳某訴至福鼎法院。
陳某主張轉賬的199850元系地基款,而鄭某則主張該款項是合伙投資款,但未能提供證據證實;另陳某主張其于2018年10月卡取177500元現金交付給鄭某,但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實,鄭某也未認可該主張。
法院經審理認為,陳某與鄭某雖然簽訂了《地基出賣協議書》,但該協議的標的物系法律規定禁止買賣的特殊物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三款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一款 有下列情形的,合同無效:第(五)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之規定,因陳某與鄭某私自轉讓土地行為,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該協議應屬無效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 合同無效或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財產,應當予以返還 之規定,陳某向鄭某累計轉賬199850元土地轉讓款,鄭某依法應向陳某方予以退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