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韓劇《安娜》很火,討論度也很高,幸知找了一晚上一口氣追完了。
這是一場漂浮于上流社會的欺詐游戲。
是一本現代爽文。
是一個假名媛跨越階級,卻遭翻車的故事。
在這部劇中,虛虛實實,撒謊帶來的歡愉,謊言被拆穿的窒息,讓每個觀看者即便看完了大結局,這兩種感受依然在腦海里交織。
01
假名媛靠撒謊擠進上層名流
誘墨(女主)生于小縣城,父親是一個裁縫,母親是聾啞人,家境貧寒。
別人家彈鋼琴,誘墨卻只能在鋼琴紙上彈奏。
一天,一位軍官和其夫人關顧他們的店鋪,夫人看中了誘墨,帶她在旁邊教授英語。
受到虛榮的軍官夫人的啟蒙,誘墨天生的欲望因子似乎得到了釋放。
家里實在沒錢讓她學芭蕾,她卻淡定地對同學說:“芭蕾只是興趣。”
從小學習很好,卻要走藝考的路,并直言這是令她陶醉的美好事物。
但被老師無情地戳破了她:“你這是虛榮。”
后來因為和音樂老師相戀,被校方發現后,還被音樂老師倒打一把,強制被轉學到首爾。
可到了首爾,成績一落千丈,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謊稱自己考上了梨花女大。
用學費報了三年補習班,卻仍然落榜。
途中遇到了一名高富帥,為了能和他一同去美國求學,她又騙取父母獲得大額學費,可沒想到被高富帥母親拆穿,慘被拋棄。
無奈下,她步入社會,打多份工來維持生活,后來遇到了安娜——一個富家千金。
安娜有錢有顏,平日生活散漫,揮霍無度,雖然名校畢業,但卻是一名啃老族,啃著父母雙手奉上的財富。
對待誘墨,她呼來換去,偶爾的好臉色,也只不過是給了誘墨一只眾所周知的假表。
有一次誘墨母親生病,想誘墨回家,誘墨前去找安娜父親請假的時候,卻被批了一頓:“你是因為不努力,又懶又蠢,才只能生活在底層。”
這多么的熟悉,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何不食肉糜”嗎?
在受盡冷眼后,心中愈加不忿的誘墨,在一個夜晚,偷走了安娜的護照和一筆錢。
她后來將自己身份置換成安娜的身份,用著安娜的名字,安娜的高學位,成功走上了階級躍遷的第一步。
為了能穩住自己的工作,誘墨多次去多家機構進行咨詢,然后將話術背下,一一復述給自己的學生。
隨著在輔導機構的成績越做越好,她成為大學講師,住進了高級公寓。
相親認識了年輕企業家崔志勛,兩人結婚后更讓誘墨過上了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她的人生似乎在事業和婚姻的加持下登到了頂端。
身著名牌衣服,腳蹬高跟鞋,手提昂貴包包,她想要的一切似乎一下子都被滿足了。
過去她的人生就如《寄生蟲》里寄生的一家人一般,仰仗著高級階層生活。
如今,憑借一個個謊言,她自己也成了“高等人”。
一切都朝著她期望的方向發展,可沒想到,遇見了真正的“安娜”,真“安娜”得知真相后,要挾她拿出30億才罷休。
可沒想到她卻惹了不該惹的人——不擇手段的崔志勛。
崔志勛找人殺掉了真“安娜”,并偽裝成自殺現場,同樣也開始控制起誘墨,逼迫誘墨一直扮演完美的首爾市長夫人一角,幫助他順利拿下市長一位。
而誘墨或許是因為恐懼于丈夫的精神及肢體暴力,又或許是因為生活在謊言中的麻痹與脆弱。
后來她決定向智媛前輩坦白,拿出存有證據的u盤,讓崔志勛真面目得以曝光。
最后的結局,誘墨放火燒車,崔志勛被燒死,她獨自在國外生活。
02
貪慕虛榮的安娜,值得可憐嗎?
對于誘墨而言,她因為愛慕虛榮、要強,渴望擠進上流社會說的一次次謊,雖然的確是助力了她一次次地往上跨越。
但同樣,她也是付出了代價的。
第一個代價是她犧牲了她的家庭。
為了完好自己留學白富美的身份,她花了大量的精力,也花了大量的金錢。
而這些金錢來自于并不寬裕的家庭,對于這些錢,或許是父親的治療癌癥的救命錢,但他還是給了,因為這是他的女兒,可直到他離世,卻仍然沒見到自己最疼愛的女兒最后一面。
而此時,女兒誘墨卻在被拋棄和美國夢破碎中沉淪,回到家中,也只能見到父親的骨灰。
后來,她因為當了市長夫人,不能見到母親最后一面,因為她的完美人設,不允許她存在一位貧窮且聾啞的母親。
親情是她撒謊道路上犧牲的最珍貴的東西。
第二個代價就是她患上了“雷普利癥候群”,即人陷入了提升身份的欲望而不斷說謊,以至于最終自己也難以分清究竟是真實還是謊言,而生活在幻想中形成的人格障礙。
為了成為真的安娜,她摒棄掉了過去真正的自己,這也是為什么當真正“安娜”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她的認知開始分崩離析,過去的卑微、自卑、不自信瞬間躍然臉上,甚至為了這個虛假的身份,鋌而走險收受賄賂。
命運的饋贈早就標好了
價格,虛榮撒謊的背后是犧牲自己、犧牲自己最親近的人。
但要說她是個完全不值得可憐的女人吧,她也并不是,她也有著普通人的堅韌、努力。
后來套用身份的她,深知憑借轉換身份并不能達到她想要的最終目的。
她對工作負責,還會利用自己業余的時間看書,揣摩專業知識,去咨詢其他機構的老師來給自己作背書。
她也有她善良的一面,送母親去最貴療養院接受照顧,為了圓朋友智媛前輩的夢想,她讓丈夫托關系把智媛前輩弄進了政治部里當記者。
盡管身份是偷的,盡管經常打腫臉充胖子,但也有不少觀眾還是看到了她為了這個身份的付出。
所以不少觀眾隨著劇情一步步地深入,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從覺得“這個女的就是貪慕虛榮”到“不希望她被拆穿,就這么活著”。
除了因為看到安娜普通人堅強、善良的一面之外,還是因為誘墨所做的事情,都是觀眾們自己渴望卻不敢做的事情。
雖感可恥,但是卻十分之有爽感。
看到誘墨對真“安娜”的嫉妒、羨慕時,我們實際上是感覺到了一種來自人性深處的熟悉感——如果我能是她,那有多好。
最近這段時間,“小鎮做題家”一次引發了無數的爭議,這詞本該無意義,但如果是出自高階層人士之口,卻成為了嘲諷普通人努力的一把尖銳的刺刀。
并非每個人都出生在羅馬,有的人為了前往羅馬就耗盡了前半生的所有力氣,可這個時候生于羅馬的人一邊享受著陽光美酒,一邊還嘲笑這些還在趕路的人不夠勤快。
所以,《安娜》這部電視劇,不僅僅是一部爽片,還是一部通過客觀描述誘墨的前半生,映射出當代社會規則的無奈壓迫,貧富差距問題,以及諷刺上流階層的虛偽。
03
除了誘墨,我更看到了這兩位女性
當然,從這部劇中,除了誘墨,我更看到了劇中隱藏發光的女性群像。
作為誘墨的朋友,一名普通的工薪階層,韓智媛,她充滿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論實力,她不輸誘墨,論努力,她不亞于誘墨。
她一直想進入政治部當記者,揭露社會的腐敗與陰暗。
即便后來得知她的工作是誘墨從政的丈夫托關系得來的,她對自己有過懷疑,對社會有過質疑。
正義、夢寐很久的工作,她選擇站在了正義的那一方。
她坦蕩、誠實、勇敢,她最后一次跟誘墨相見,說了一句話:“就算普通人不像誘墨這樣過,也會成功的。”
的確,最后誘墨逃亡在外,她憑借自己的正直和無畏獲得了升職加薪,憑借著普通人的普通努力,她感慨:“有錢真好。”
還有另外一位女性角色,她出場率并不是特別高,可以說在眾多角色中,她顯得十分渺小。
她是丈夫崔志勛的秘書,趙誘墨,是的,同樣也是叫做誘墨。
這不是巧合,這是丈夫崔志勛用來時刻警醒著誘墨:如果不按照他的來做,就讓她“打回原形”。
而這個秘書,有著初生牛犢的猛和勇,上司諷刺“女性就不該進入秘書團”,她直面回應。
面對虛偽的老板,她寧愿放棄好不容易得來的工作,幫助誘墨,揭露老板的黑暗面。
這兩位,才是最接地氣的我們。
雖然并不能做到一日飛黃騰達,但踏踏實實,無愧于生活,走的每一步都將在未來的我們身上有跡可循。
誘墨的前半生雖然很爽,但她的結局終將會因為謊言而變得不幸,雖然劇中編劇對她“手下留情”,讓她逃亡在海外,過著一個人的生活。
可現實中無數新聞告訴我們,偷用身份只會每日如履薄冰,用撒謊創造出來的財富終將會被收回。
所以,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選擇成為誘墨,還是韓智媛呢?
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