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近日,中國統計局渭南市綜合執法局數據統計公布:我市2022年夏糧總產值1260717噸,較上年同期增強了5769噸,總產量穩居全省第一,夏糧完成十八連豐。
大豐收一直讓人歡乎,而今年夏糧大豐收分外振奮人心。上年,本市遭受有氣象記錄至今最牛秋淋氣溫,200多平方公里田地城市內澇存水,秋種比較嚴重落后,冬麥苗情弱、管理方法難,2022年夏收遭遇嚴峻形勢。面對挑戰,本市果斷擔起糧食生產安全的政治責任,全面推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發展戰略,縣市縣村密切配合、興利除弊,強化措施、促弱轉壯。大半年多來,很多農戶、農牧業黨員干部、農技人員奔波在鄉間田野,付出過成千上萬辛勤和努力,終于迎來了夏糧豐產的大好局面。
明確責任穩總面積
三個女兒都出嫁了,地里的活也干不動了,今年初,將家里5畝核桃仁地運轉給種植大戶雷丙桂后,徐長壽總算下決心和嫁入外省的閨女一起生活。
在澄城縣韋莊鎮西白村,像徐長壽一樣將種植園運轉出去的還不少,雷丙桂一人就接任了340余畝失管種植園。“村內不少人都外出打工或是做買賣了,許多種植園無人管,荒廢了怪可惜的,我就把這種種植園運轉來,種上小麥和玉米,可以說是為國家糧食安全作點奉獻吧。”雷丙桂告知新聞記者,在今年的收獲很好,旱田麥子均值畝產量750斤,水地畝產量1000斤到1200斤。
農用地是農業生產的命根,是農業的基礎。確保糧食作物耕地面積不僅僅是硬任務,都是我市黨群干群的的共識。
上年冬季,受秋淋天氣影響,一部分土地無法及時耕地。因此,本市貫徹落實“長牙齒”硬措施保護耕地,堅決遏制農用地“非生物肥料”、避免“非糧化”,與此同時采用失管種植園還田、治理撂荒地、自主創新飛播技術等多項舉措確保糧食作物耕地面積。
本市貫徹落實黨政同責,擬定印發了《渭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糧食生產工作的通知》,市人民政府上級領導與各縣(市、區)簽訂了2022年糧食作物黃豆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責任書,保證農業生產目標任務落實到戶、到田。此外,各個農業農村單位果斷擔起糧食生產安全義務,進一步加強農業抗災、秋種春管耕作工作中。對因秋淋存水沒法栽種的耕地總面積,運用渭北五縣預留的春耕玉米地里塊,補植麥子15平方公里;對人力資源及機械設備沒法栽種的田塊,自主創新執行麥子抗濕抗漬無人飛機飛播,我市飛播麥子6平方公里;正確引導占用耕地的苗木基地、草地、失管種植園萬余畝還田種地,促進周期性撂荒地5100畝所有修復栽種……逐步夯實責任,進一步提高了復種指數,保障了糧食作物耕地面積,為夏糧大豐收夯實了堅定的基本。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