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
墻體廣告 開發區,是一個城市產業轉型的先行者;而加快轉型開展、承接產業轉移,更需求平臺載體的有力支撐。面對龍湖工業項目區日益干涸的土地限制瓶頸,2011年2月,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決議啟動淮北經濟開發區新區建立,同年9月省政府批準開發區擴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新區參照國度級開發區的規范,依照“先規劃、后建立,先公開、后地上,先環境、后招商”的形式,先期展開20平方公里的根底設備建立,鋪陳創始大業、干大事的雄心壯志。
目前,新區一期5.26平方公里范圍內,已建成總長15.69公里6條道路及配套管網、一期安頓小區32.02萬平方米、2座橋梁、10條高壓線路遷移 改造、35千伏變電站、日處置才能2萬噸的污水處置廠;二期14.74平方公里范圍內,已建成總長27.33公里的8條道路及配套管網工程、二期安頓小區 59萬平方米、4.4萬平方米創業園、220千伏變電站等。今年以來,開發區正在加快推進一期創業園續建廠房、二期創業園、商業綜合體建立,進一步提升園 區承載才能,開發區新區20平方公里根底設備建立根本到達“七通一平”,全面具備項目入駐條件。至此,開發區“一區三園”的開展格局已根本構筑,開發區已 成為我市承載產業轉移的最大平臺,成為將來淮北市產業轉型晉級的重要支撐。
招大引強加速產業集聚
一個潛力園區的 開展,不是一朝一夕的驟變,而是用堅實的腳步,一個一個足跡踩踏出來的。招商,無疑就是帶動整個園區開展的大踏步。不走過去反復建立的老路,不再是“撿到 籃子里都是菜”,開發區堅決了盤繞主導產業、走產業集聚開展的路子,并把電子信息、高端配備制造、新資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定位為園區的主導產業,實行精準 招商、定向招商。先后選派20名招商干部駐外招商、成立了5個產業招商分局、組建了三個招商中心,一批批機關干部走上招商崗位,在招商的舞臺上鍛煉身手, 展現風采。
只要“走進來”,才干“請進來”。吸收外地先進經歷,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招商引智,借力開展,是開發區完成轉型開展的獨一 途徑。從今年5月起,以我市全面增強與
上海產業協作為契機,由開發區管委會主要指導率隊長期駐點
上海,堅持精耕細作、創新開展,問題導向、精準對接,統籌 謀劃、重點打破,盤活存量、引進增量,滬淮產業協作獲得了初步成果,目前已與
上海方面搭建了四個協作平臺,即:與
上海產業促進中心的戰略協作平臺、與
上海 電氣集團的產業協作平臺、與
上海豪晟投資有限
公司創新科技產業園的共建共享平臺、與漕河涇開發區聚科生物園區協作的創新平臺。項目簽約獲得了新停頓,累計 洽談項目12個,總投資逾80億元。其中,均瑤乳業銷售
公司、淮北豪晟創新科技產業園已簽署入區協議,并已完成
公司注冊。淮北豪晟創新科技產業園完成注冊 后已勝利引進
上海友數IDC數據中心、
現代倉儲物流、數據效勞外包、甲骨文人才實訓創業基地、九有基金等項目,該批項目正在停止入駐前的準備工作。另外, 交通配備聰慧智能信息產業園、高效電機消費基地等一批高質量的項目正在積極洽談之中。
開發區制定了項目預準入評價、選址等方法,嚴把 “產業、用地、環保、實力、效益”五個關口,商定項目三年內的稅收,實在進步項目質量、效益。緊緊盯住進步土天時用效率,開發區進步單獨供地門檻,投資低 于1億元以及適于進駐規范廠房的項目一概不單獨供地;鼓舞企業建立多層廠房;新建工業項目容積率請求從原來的1.0進步至1.2;對龍湖25家閑置低效土 地停止清算,累計收回閑置土地521.6畝,盤活土地1500余畝。
落地項目從無到有,由小到大,一批產業帶動才能強、科技含量高、 市場前景廣的企業陸續在開發區落戶生根。時至今日,龍湖的海聚科技、天路航空、鋁基復合資料,新區的華孚色紡、京信電子、鋰離子動力電池,互相照應,映證 著開發區昨日的成就、今日的奮進以及將來開展的深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