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移風易俗活動既需在面對面的宣傳策劃中引導群眾,更需在實實在在的措施上為民服務,讓群眾在參與中自發性自行、與新時期同向同行。”日前,來安縣汊河鎮黃牌照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家紹說。鄰里中心擺酒席是黃牌照村的新風俗習慣,群眾自身材料準備,親朋好友切配,辦酒席劃得來繁華又有人情味。
之前,生活美好出來的汊河群眾,紅白事鋪張浪費,比闊氣、講面子。婚喪喜慶、小孩升學考試,動則就到了酒店餐廳擺著幾十桌,導致不必要消耗和厚重的人情壓力。
為了能更改奢侈浪費、盲目跟風的社會風尚,汊河鎮制定村規民約,創建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完工具有多種多樣的功能鄰里中心,引導群眾在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中推動移風易俗活動,促進人民群眾言談舉止與文明鄉風緊密聯系、同向而行。
振興鄉村不僅“富口袋”發展壯大經濟發展,更應“富腦殼”提振精神。我國大力開展集體性鄉村精神文明創建主題活動,積極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家訓等社會實踐活動,學習培訓評比“好公婆、優秀兒女、好夫妻”等楷模,進一步容光煥發鄉風新面貌。
“鄉村文明創建始終堅持鄉村全面振興為推動,以美麗鄉村為主線,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揚和弘揚傳統文化,促進中華傳統美德在鄉村根深蒂固。”省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近些年,一幅幅“群眾富、村子美、村風好”的鄉村畫軸徐徐展開,一縷縷推動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拂面而來。在文明鄉風的滋潤下,散落在江淮大地的一個個美麗鄉村建設,剛柔并濟塑型筑魂,鄉村振興之路愈走愈寬。
“盆栽”“景色” 居住環境美起來
綠樹掩映,清風徐徐。在壽縣澗溝鎮顧寨街道社區堆坊中心村,鄉村村道曲徑通幽處,農村小院精致舒服,屋邊環境整潔,水果樹茂盛爭相吐翠,稻田養蝦成塊聯片,田里大豐收有望,一幅的美麗新農村建設畫軸一覽無遺。
“之前這兒也是一處黃沙漫天、滿目瘡痍的廢土洞,如今完工一處綠色生態河道景觀,成了我們群眾散散步游戲娛樂的好地方。”群眾李傳生激動地說。
居住環境事關家家戶戶,也是農村文明素質最明顯的體現。澗溝鎮始終把美麗鄉村融進鄉村全面振興,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為追求,全力打造微田園風光,基本建設優美環境、功能齊全、特點鮮明、管理有序、精神文明適居的美麗新鄉村。
鄉村環境美起來,旅游業強起來。村道沿途鋪平五顏六色綠道,白墻黛瓦民宅參差錯落,一個個菜園、小果園、庭院花園、小公園裝點屋邊……“咱村變得這么整潔,這么漂亮,我們家的民宿客棧也成為了網紅點。”肥東縣長臨河鎮白馬社區山口凌村群眾王先蘭說。
在山口凌村,居住環境從“一處美”到“示范區美”,完成了“盆栽”到“景色”的驚艷衍變,美麗鄉村建設激發“美麗經濟”,奏出了振興鄉村新的篇章。
我國依次執行“三線三邊”環境整治,農村廁所改造、廢棄物、廢水集中整治“三大革命”等行為,一大批干凈整潔、設備健全、作用配套美麗村莊靚化現代生活,讓更多的農民群眾在振興鄉村中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風景”“時尚” 文化活動美起來
自然環境變美了,日常生活變有錢了,鄉村文化建設也無法落下來。
“在家門口能看見那么精彩表演,而且大家都聚在一起,村內更熱鬧了,他們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絢麗多彩了!”南陵縣家發鎮茶林村村民張祖業說。不久前,村內上演了大中型古裝劇《三娘教子》,引人入勝的劇情、鏗鏘有力的嗩吶鑼鼓、動聽悅耳的唱法、惟妙惟肖的演出,觀眾們歡呼聲、鼓掌聲此起彼落,場中賽場下氣氛熱烈。群眾大呼過癮,近距的感覺到了文化之美。
的舞蹈是綜藝節目,滋潤是指內心。南陵縣家發鎮茶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進行“送戲下鄉”暖人心主題活動,不僅把快樂送至底層,更是把文明新風送至群眾身邊,人民群眾在家門口縱享“文化大餐”。
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大家年輕時,看場電影要跑十幾里路,如今村內把影片送至大門口,讓村里人過著城市人的生活狀態。”金寨縣鐵沖鄉李橋村曹樓隊的牛大爺說。
近日,金寨縣鐵沖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進行“公益電影鄉村行”志愿活動,根據播映教學片《民法典》、戰爭題材電影《血戰許昌》《緊守1200秒》等,讓群眾在家門口看電視劇,零距離享有文化惠民美餐,變成流動性在鄉村夜晚中的美麗的風景。
以文化人除陋習,文明實踐樹新風。全省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核心(所、站)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進行優秀電視劇放映、文藝演出、技術培訓、普法宣傳、科學創新等系列活動,考慮鄉村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讓我省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美起來。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