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前一調要半拍,接近尾音的時候,要平緩過渡……”9月1日,在開州藝苑內,區曲藝協會主席祁俊正在指導文藝志愿者吹奏薩克斯。
今年39歲的祁俊從事曲藝創作、表演15年,他一直在青少年、中老年等群體中推廣曲藝,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祁俊目前是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文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藝術協會理事、中國薩克斯學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重慶市曲藝家協會理事。今年7月他又成功入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實現了我區曲藝家協會會員加入中國曲藝家協會零的突破。
一支笛子 開啟音樂之門
祁俊出生在白鶴街道黃桷村,從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
“以前常常聽長輩們說起,我才一歲的時候,只要聽到音樂,手就會隨著節拍搖擺,頭和身子也會搖晃。稍大一點,我就更喜歡音樂了,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音樂響起,我都駐足傾聽。還有只要是能發出聲響的物件,我都會去鼓搗。”祁俊說。
在祁俊上小學二年級時,他用燒紅的火鉗在竹筒上烙了幾個小洞,做成了一支笛子。雖然那支笛子的音不準,但能夠發出清脆的聲音,祁俊高興了好久。他隨時把笛子別在腰間,不分晝夜地練習,鄰居們都笑稱他是“音樂癡呆子”。
當時最流行的《千年等一回》《東方紅》等歌曲,祁俊都能熟練地吹奏出來,他也多次在學校的文藝匯演里表演笛子獨奏,成為了校園里的“小明星”。
讀初中時,祁俊對吉他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他到鄉下把西瓜運到集鎮上去售賣,經過一個暑假的努力,攢夠了買吉他的錢。畢業后,祁俊到萬州一音樂培訓機構工作,一邊做事,一邊學習音樂,漸漸地走上了音樂道路。
2003年,祁俊進入四川音樂學院深造,系統地學習音樂知識。
熱愛公益 傳播正能量
祁俊十分熱愛公益志愿活動,他多次參加我區組織的各種志愿活動。
去年5月29日,重慶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六講”大賽第三片區賽在梁平區舉行。祁俊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小社區,大家庭》經過激烈角逐,榮獲二等獎。
“小品的題材來自于社區,體現了新時代社區和諧相處、與人為善的新風尚。得獎后,我也在區里各類活動上表演本作品,傳播文明理念,樹立文明新風。”祁俊告訴記者。
2020年,祁俊成為了一名“三區”人才支持計劃文化工作者。他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一邊積極參與群眾文化活動、文化輔導培訓、送文化進基層服務等活動,一邊從社區生活中搜集、尋找曲藝創作的素材和靈感,創作出一批謳歌新時代、贊美新生活的曲藝作品。
2020年疫情期間,居家隔離1個多月的祁俊也沒有閑著,他自學快板、評書等。從那以后,祁俊創作了《紅色開州贊》《唱唱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等十幾篇快板作品,公開演出后廣受好評,不少電視臺還專程找他錄制了節目。
傳承曲藝 發揚傳統文化
近日,為慶祝中秋、國慶雙節,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區文藝志愿者加緊在開州藝苑排練節目。
祁俊作為音樂指導,每一個節目都親力親為,力求完美。
文藝志愿者譚軍花說:“祁老師十分支持我們參加傳統曲藝表演,他也十分負責。給予我們多方面指導,我學到了很多。”
2018年10月29日,在祁俊的精心組織下,我區舉辦了第一屆“禮樂泱泱舉子園”中老年葫蘆絲戶外活動。
祁俊說:“我希望通過民族樂器的表演,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葫蘆絲,讓大家能從葫蘆絲中找到樂趣。”看到現在我區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加入到學習民族樂器行列中,他感到非常欣慰。
近年來,祁俊做了大量傳統曲藝普及方面工作,給殘疾人免費培訓手鼓,教老年人和青少年吹葫蘆絲、彈琵琶等。
祁俊告訴記者,他將繼續在創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學習曲藝,把傳統曲藝傳承下去,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記者 熊程成 文/圖
【專題】抗擊疫情 開州在行動
蒲彬彬調研企業生產經營、在建產業項目和晚秋作物生產
我區1至8月完成重點項目投資84億元
近三年來,我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1個面積170萬平方米
聽新聞:5.25億元!落地開州!
中共重慶市開州區委 重慶市開州區人民政府 主辦 | 重慶市開州區融媒體中心 重慶市開州區開州大道(西)368號(廣電大樓) 023-52899065 405499 本站新聞嚴禁轉載,本站引用或轉載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告知本站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