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在浩渺的黃河之濱,有一座美麗鄉村建設,這兒有悠久的歷史,生態和諧,物阜民豐。
9月16日早上,“黃河安瀾”互聯網主題宣傳主題活動新聞媒體采訪團一行走入鄭州市金水區興達路街道社區馬渡村,寬廣的街道社區,整齊地民宅,靚麗的風景、淳樸的民風,完善的公用設施……隨處展現著美麗鄉村建設的美貌和氣質。
馬渡村史場館的“泥馬渡康王”搭景。
馬渡村是鄭州黃河岸邊為數不多的鄰水農村。因而,提到馬渡就得先從大河談起。這一位于黃河邊擁有深厚底蘊的村莊,并非只有大河的滋養,在歷史上與大河中間一樣充滿著恩怨情仇。做為大河鄭州市流域建造中國最早的一處險工,馬渡險工早已獨自走過整整的三百年的美好時光,迄今為止傳出了“泥馬渡康王”傳說,展現著傳統式治河手藝和治河文化藝術內容。
建國后,對其大河一次又一次的環境整治中,馬渡總算脫離了水災和河沙之苦。“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指引下,金水區境內6.9千米險工重新進行統一提高與整修,除開傳統園林綠化工程,街道社區還成立專班檢測緊急情況。”金水區興達路社區服務中心黨建工作辦副主任薛張艷詳細介紹,通過組織美麗鄉村工作中,馬渡村居住環境不斷提高。
黃河安瀾、佳園秀麗,馬渡村早就事過境遷。
為進一步提升內在氣質,馬渡村緊緊圍繞村子公共文化服務、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完工投入使用馬渡白天托老站、村史館、思鄉之情城市廣場、社會發展足球場地、生態停車場和衛生服務中心等硬件條件;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創收,積極對接管轄區用人公司,在家門口舉辦招聘會,讓適齡青年群體就近學生就業。
“大家深入挖掘以大河為代表農耕跟水文化藝術,對大河險工、灌渠、閘門、老樹等進行深入維護。”馬渡村第一黨支書尹金典對鄉村文化建設分外注重,收集整理治理角色、歷史典故傳奇、古代名人、民俗文化、族規家訓,開發設計系列產品文化創意產品。“大家要打造具備鄉村特色的歷史文化IP,傳承中華文化,使人民群眾留住鄉愁。”
馬渡理想科創小鎮。
產業興,人民群眾富。馬渡村以國家級別自主創業鎮上為主要目標,積極主動承攬鄭州金水科教園區產業鏈外流,引進第三方運營組織進行招商合作,以各地市規模型和龍頭企業開設河南省總公司為主要目標,發展趨勢“招商引資”,已進駐科技創新、文化創意、農創等各類企業37家,在其中新三板掛牌公司1家、500強企業河南辦事處1家,聚擾科技創新文化創意農創專業性人才近400名。
馬渡村第一黨支書尹金典向記者敘述美麗鄉村。人民日報網 程明輝攝
“在他們馬渡來看,美麗鄉村建設,美在青山綠水的生態資源,美在健康舒心的居住環境,美在源遠流長的地方文化,美在多種多樣的幸福生活。”尹金典樂滋滋的說:“那里有面粉袋子、菜籃沖盈的幸福感,有望得見山、看得清水滿足感,更具換新顏、立足新起點的榮譽感。”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