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在岑鞏縣天星鄉毛坪村吊瓜種植基地,一個個吊瓜密麻麻地掛在藤條下,瓜農們正忙著采收吊瓜、快遞分揀取籽,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是采摘高峰期環節,依據天氣狀況,一般是2至3天就需要采摘一次,大約在10月中下旬采摘完畢。一畝地有4000到5000塊的收益,我栽種了25畝(1畝=0.0667公畝),毛利大約有10萬左右。”吊瓜種植大戶蘇大斌粗略地跟新聞記者算了算今年大豐收賬。
據了解,岑鞏縣天星鄉積極主動創新創優產業布局方式,依照“企業包收、單獨立戶栽種、盈利怡然自得”的形式,目前為止,共發展吊瓜產業鏈1300畝,參加栽種農民60余戶,現在預估總值500多萬元,可推動群眾完成家門口就業6000余人次。與此同時,為了能消除瓜農們銷售方面的顧忌,在本地統一配合下,異地客戶立即長期性駐村干部回收,完成了產供銷無縫銜接。
“苗木和后期的技術咨詢我們是所提供的,回收也不成問題,只需要把品質做好,大家都是給現金。”吊瓜收購商徐民說。
在錦屏縣高杰核桃栽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產業基地里,鄉親們三五成群也正借著晴好天氣進山采摘核桃 。
“我去產業基地干活兒早已6年多,今年果掛得較多,因此我們天天都在產業基地里邊忙。”農業合作社職工向春艷說。
據統計,錦屏縣根據“農業合作社 產業基地 農民”產業發展模式,大力推廣核桃產業鏈,現階段某縣一共有核桃仁產業基地3.9萬余畝,關鍵存在于銅制鼓、平秋、大同樣城鎮,每年產量800多噸,可推動400多的人就近原則打工。
“核桃產業鏈能夠推動群眾創收,在家里勞動力資源都到產業基地打工,每日鋤草、噴藥等,一天110元每一個人。”平秋鎮橋問村村民湯啟智教育說。
近幾天,黃平縣谷隴鎮城溪村邁入“稻 魚”雙收,田間經常可以看到鄉親們正忙碌著收割稻谷和捕捉稻田魚,當場十分熱鬧。
“1畝能產40公斤的稻花魚,光稻花魚收益就會有2000—3000元,今年稻谷和稻花魚都可以做到雙收。”城溪村黨支部書記楊勝紅介紹說。
在今年的,谷隴鎮城溪村因時制宜,采用“黨組織 農民”的養殖玩法,領著群眾培養了2000余畝的“稻 魚”產業鏈,完成了“以魚肥田、以稻喂魚、魚稻并存”,在保證水稻產量的前提下,增強了人民群眾收益。
“近年來,谷隴鎮根據‘稻谷 ’的發展方式,采用黨支部建立示范園區、黨員帶頭發展方式,在今年的發展趨勢稻田養魚1萬余畝,推動人民群眾人均創收3000汪義。下一步,將全面推廣稻魚綜合性養殖方式,保證糧食作物高產、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谷隴鎮黨委書記鄉長彭俊可以說。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