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這條中央紅色交通線在福建的最后一段,是長汀。
長汀縣涂坊鎮,又名紅坊區,曾被省蘇維埃政府譽為“第二個模范區”。在涂坊鎮賴坊村竹頭子下,一座建于清代的春生公祠安靜矗立,這里是紅色交通線從上杭進入長汀的第一個大站。
1930年開始,長汀縣第一屆蘇維埃政府和汀連縣蘇維埃政府、中共汀連縣委先后在此成立。1931年8月至年底,閩西特委、閩西蘇維埃政府、閩西工農銀行又從永定虎崗遷移至此,這里一度成為閩西蘇維埃運動的指揮中心。
“春生公祠是當年傳遞信件情報、運輸武器物資、護送干部和開展隱蔽戰線斗爭的入汀第一大站。”涂坊鎮文化站工作人員劉芳芳說。
因為是縣蘇維埃政府所在地,當地革命基礎好,交通線的安全性得到有力保證,也起著重要的中轉作用。經過這個站點,源源不斷的重要武器、物資、領導干部被輸送到中央蘇區。李沛群在《關于中共中央交通局從上海到閩西蘇區的交通路線情況》中提到,“1931年,六七月間,我和周朝奉命由閩西去江西中共蘇區中央局和中央革命委員會領槍支子彈及款項時,就是在涂坊由汀連縣赤衛團派一連武裝護送去四都”。
王稼祥、陸定一、周恩來、毛澤東等重要領導干部都曾途經涂坊,在此作調查研究,然后進入瑞金。
與此同時,激烈的斗爭也在這塊模范區進行。在涂坊鎮另一處,元坑村嶺下端溪公祠,設有規模較小的紅色交通站,這里的氛圍緊張許多。
“當時嶺下村驢子嶺地勢險峻,位于紅白區交界處,村里建設了總哨口,設立軍事團房和兵房,一度成了蘇區軍事重地。”劉芳芳說,嶺下交通站,更多承擔著為紅軍及縣、區、鄉蘇維埃政府傳遞消息的功能,并設立了紅白區經濟交流貿易集市,成為蘇區各種物資的供應地、集散地。
長汀共有13個紅色交通站,其中紅色交通線在福建境內的最后一站,位于長汀縣古城鎮中街路37號,是一家名為“永源祥”的雜貨店。
這是一座長條形帶閣樓的商住兩用建筑,前鋪后宅,經營日用品雜貨和餐飲、住宿等生意。整條街上多是這樣結構的店鋪,每家店鋪的大門上都會留一方形、手掌大小的門洞,夜晚做生意時店鋪會關閉大門,僅留門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但留心觀察能注意到,“永源祥”和其他店鋪有個細微差別——門上的門洞造型奇特似雕花。
店內前后廳兩邊各有一扇門,加上前門和后門,這座商鋪竟有六扇門。現在的店主人余必勝說,爺爺余景年曾對家人講,如果有人先摸門板上的門洞,發出有規律的聲音,再敲門三下,即可開門。否則,絕不能隨便開門。現在想來,這叩門聲應是“接頭暗號”,而屋內的六扇門,則是為了交通員隨時撤離。
在執行任務過程中,交通員要遵守十分嚴格的保密紀律。交通員不能查看和詢問無關信息,甚至不許照相。聶榮臻曾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和秘密交通站接上頭以后,一切行動都聽向導的。不該問的,什么都不能問,你問他,他也不會告訴你。靠近城鎮地區,你只是遠遠地跟在向導后邊走就是了,他說白天走就白天走,他說晚上走就晚上走。”
“當時接待來人的時間都在深夜,且逗留時間不長,面對家人的疑問,余氏先人在接待來人時,即使是妻子也不透露信息。”古城鎮文化站工作人員華林燕說。
這條漫長的中央紅色交通線,在跨過長汀這最后一段后,即將完成它的使命,進入江西瑞金,迎來勝利的黎明。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