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交通先行
路網提升強支點
城市發展,交通先行。行駛在常州經開區,主干道上車水馬龍,道路平坦寬敞,視野開闊;龍吟大橋、宋劍湖大橋等橋梁飛架,四通八達,蔚為壯觀。一路繁花一路景,鮮花綠植述說著經開浪漫,呈現出 四時有不謝之花,八節有長青之草 的區域風貌
市委、市政府推動實施 532 發展戰略,其中以打造長三角交通中軸為先行,暢通現代化常州 主動脈 。自成立以來,常州經開區累計實施126個城建重點項目,投入約411億元。多年建設,一張 縱貫南北、橫連東西、常錫一體 的交通路網逐漸形成, 4鐵3高2航道 和 7縱7橫干路網 的綜合交通立體網初具雛形。
風輕日暖,鄉野披綠。東方大道、大明路等主干道旁,月季、薔薇等鮮花簇擁綻放;橫林鎮陽湖路旁,薔薇 瀑布 格外吸睛;走出丁堰地鐵站,映山紅、紫葉鵑等各種顏色的杜鵑花明艷奪目
3年前,常州經開區開始打造精品道路、養護示范段,以點帶面促進全區綠化環境品質整體提升。提升改造了東城路、華豐路、延陵東路等沿線綠化景觀,累計改造面積102.83萬平方米。按道路優先、由點及面原則,結合市綠化專項整治工作,僅去年一年,全區就針對植物退化、老化、枯死等問題補植約6.56萬平方米,完成花灌木修剪88.6萬平方米、行道樹修剪約1萬棵、冷季型草籽播撒約40.7萬平方米。對主要道路、公園綠化及設施等全面排查整改,更換草花約4萬平方米。
扮靚道路 顏值 ,也要兼顧安全。7年里,全區28條縣、鄉、村道,總計22.2公里隱患里程得到了提升改造;212座橋梁完善了橋梁限載標志,增設了橋梁信息公示牌, 七橫七縱 路網織就嶄新生活,常州經開區正沿路 奔 向高質量。
新城建設 多方協作提底氣
2019年10月,常州經開區東方新城建設領導小組正式成立,東方新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
2022年初夏,總投資達227億元的35個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文化活動中心、公共衛生管理服務中心、常青 里巷文化街區、東方智慧科技產業園 各個項目工地熱火朝天。常州經開區克服疫情影響,全力保障東方新城項目開工、招商、投融資,東方新城建設雛形初顯。
常州經開區成立以來,橫林、遙觀、橫山橋三鎮實力雄厚,產業興旺,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相對而言,位于中心城區的潞城、丁堰、戚墅堰街道的功能配套稍顯薄弱。 經開區中心城區產業雖逐步崛起,但城滯后于產的矛盾依舊存在,人口磁吸效應不明顯。只有建設優質的基礎教育設施、商業配套和文化休閑設施,才能讓大家住下來、不想走,才算真正實現產城融合。 常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馮旭江說。
東方新城建設的終極目的,正是以城促產、以產興城,打造產城融合樣板區。
成立7周年,潞橫路、漕上路、常青路、五一路、東方二路等路網框架基本形成,港威花園、華潤萬象府等住宅小區交付使用,白金漢爵大酒店、愛琴海購物公園、七區上東、大明幼兒園等城市配套投入運營,總體來說,常州經開區的產城融合發展有了一定的提升。 建設東方新城,可以進一步統籌優化全域發展格局,形成集聚優勢。 常州經開區東方新城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董慶說。
翻開常州經開區的發展戰略規劃,東方新城建設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3平方公里中央商務區、10平方公里重點建設區和21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加快補齊現代服務業短板,全面建成產城互動、功能齊全、集約高效的東部區域中心。
新城建設按下快進鍵的背后,是常州經開區舉全區之力提供的一流服務保障。
東方新城建設領導小組組建專人專班,做好新城建設的統籌、策劃、推進、協調、監督。
領導小組既是 司令部 ,也是 參謀部 ,還是 作戰部 。 董慶解釋,東方新城建設領導小組做好指揮調度;所有政府部門均是小組聯席部門,擔當參謀智囊;小組本身也承擔部分項目建設任務,在一線掛圖作戰。
一路走來,行政審批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等部門開展手續并聯審批,開通綠色通道;經濟發展局、投資促進局、科技金融局等部門深入基層服務,為項目建設破解難題,營造一流環境;35個重點項目中包含22個政府投資項目、5個國有公司投資項目和8個社會投資項目,多層次的投融資模式讓新城建設更有底氣。
全市 532 發展戰略指出,加強常州經開區東部副中心建設,加快打造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東部橋頭堡。東方新城正是東部副中心的核心區、東部橋頭堡的壓艙石,新城崛起,未來可期。
城鄉融合 幸福美好新畫卷
橫林鎮雙蓉村內,湖畔垂柳,青磚紅墻,步步是景。鎮上,新改建的陽湖廣場樂聲悠揚,舞姿蹁躚,晚飯后的村民們正享受著忙碌一天后最輕松的時光。去年開始,橫林鎮對陽湖廣場進行了改建,并配套了 橫林十景 、燈光球場等景點和設施,新增活動場地約7500平方米,供村民休閑娛樂。
因地制宜建設整體形象美、功能配套全、經濟實力強、體制機制活的現代新型城鎮,是常州經開區的又一重磅舉措。把橫林鎮建設成為產業興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綠色家居名鎮;把遙觀鎮建設成為享譽全國的工業智造名鎮;把橫山橋鎮建設成為稟賦獨特、魅力獨具的常州東部山水客廳 東部三鎮正朝著嶄新的發展目標不斷邁進。
今年夏天, 十萬八千芙蓉圩 ,盛夏的江南水鄉芙蓉吸引了大批自媒體博主和攝影師前來 打卡 ,收獲了 常州最美新農居 的美譽。稻花香里,聽取蛙聲一片。未來五年,經開區把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全面推進以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主要特色的新農村建設,全力攻堅農村住房改善、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
放眼一個個東部美麗鄉村,看到的是一幅幅水美景美、展現 新魚米之鄉 時代風貌的秀美畫卷。到2025年,萬戶以上農民住房將得到改善提升,萬畝高標準農田將建成投用,全域美麗鄉村建設的空間布局、發展路徑和動力機制將基本形成,一幅既有現代氣息又有江南水鄉風韻的美麗鄉村圖景將在常州東部生動呈現。
鄉村振興 糧食安全穩生產
糧食安全乃 國之大事 。近年來,常州經開區圍繞夯實穩糧保供基本盤,以高標準糧田建設項目為重要抓手,全面啟動耕地 非糧化 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2022年6月底,一期項目已完成6700余畝,不誤農時基本完成水稻種植,二期項目已全面啟動。
今年8月,橫林鎮已完成一期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100余畝,涉及狄坂村、慶豐村等5個自然村。項目建設期間,橫林鎮將高標準農田建設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統籌規劃工程建設和產業發展,并試點推進農田灌排系統生態化改造。橫林鎮狄坂村全面提升高標準農田改造工程,形成了 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 的農業生產體系,將500多畝 糧田 打造成高標準 良田 。
去年,常州經開區制定出臺《常州經開區農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聚焦集約、綠色、高效的產業定位,全面梳理三年3大類28項重點工作(項目),為全區農業高質量發展謀定方向。在建好投用的基礎上,一系列現代化農業科技蓄勢待發,將在高標準糧田全面建成后 大顯身手 。橫山橋鎮新安村高標準糧田面積約1000畝,目前已完成耕地平整、溝渠建設和水稻播種。 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是農業的未來。我們計劃明年將這里建設成現代數字農業千畝樣板區。 工作人員介紹,數字農業將集水環境監測在線化、灌排自動化、生產科技化等于一體,帶動周邊農田的生產技術發展,推動現代信息與控制技術在水稻農業上的應用和普及。
良田種出好 豐 景。從零散小地變為平整闊地,高標準糧田成為了農民中搶手的 香餑餑 。 建設高標準糧田,田成方、路成網、旱能灌、澇能排,不僅能方便農民種植,還能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產量。 常州經開區農業農村工作局農業服務科科長劉國華介紹,到2023年底,全區將建成高標準農田總量不少于1.2萬畝,保障稻谷、小麥等主糧種植。
高標準農田建設賦能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 期間,常州經開區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爭創省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省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區等特色品牌,奮力走出具有經開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之路。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