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白河蜿蜒曲折穿過紅原縣瓦切鎮,好似一條嵌在草原上的翡翠。10月12日,在距白河2公里的的一處護坡,參差錯落地分布著一叢叢矮小灌木叢,細細地一看,以下是大大小小網格圖沙障。
這就是我們近些年的沙漠治理成效。 紅原縣林草局林果業生態環境治理股股長尹偉詳細介紹,這也是瓦切鎮德香村三個整治點之一,原來是流動性沙土地,通過將近14年整治,如今已經被徹底 固定不動 住。
起源于紅原壤口鄉和刷經寺鎮間的白河,在蜿蜒曲折150千米后,于若爾蓋縣唐克鎮劃入大河。先前,受氣候變暖、過度放牧及其鼠病蟲害傷害等因素的影響,紅原大草原沙漠化日趨嚴重。2019年,據全國各地第6次沙化土地檢測結論資料顯示,紅原縣沙漠化大草原達58459.5畝,關鍵分布于白河流過的瓦切鎮和邛溪鎮地區。
為守護好這片草原濕地公園,紅原縣依照 因時制宜、精準施策 原則,依據流動性沙土地、半固定不動沙土地等不同種類和中重度、輕中度、輕微一定程度的沙化土地,分別為采用不一樣治理機制開展環境整治。
2010年,紅原縣邛溪鎮一處沙漠化點整治前沙漠化狀況。
德香村這個整治點是采用 抗風阻沙防護林帶 微生物沙障 灌草間種 上肥 的方式。 尹偉說,14年以來,德香村共整治了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如今這兒的林草植被蓋度從整治前不夠10%增至現階段的60%之上。
對轉變感受最深刻的,或是祖祖輩輩生活在白河邊的游牧民。德香村黨支部書記廣西巴馬俄熱回憶說, 之前冬天,風一吹,身上都是碎石子,草地也逐漸衰退。
2016年,紅原縣瓦切鎮一處沙漠化點整治后樣子。
要生活就需要與碎石子 搶 農場。游牧民們都自發性開始行動。 最初大家都在整治點投工投勞,學習培訓編制沙障、參加上肥、種樹。 廣西巴馬俄熱說,如今沙被固定好了,草地也在自然恢復, 還大力開展養管工作中,一起保護這難能可貴的成效,守護好我們自己的大草原。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