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對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發現的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彰,湘潭市健全“引育用留”新機制促進人才強市相關做法獲得國務院表彰通報,湘潭市成為全國唯一因人才工作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的市州。
湘潭市委書記劉志仁寫信熱情邀約高校畢業生在湘潭就業創業,并化身推薦官發布“聚才湘潭 價值蓮城”十大人才行動;借助“潭商大會”深化以才引才,依托科教資源深化柔性引才,全市引進各類產業人才8000余名、優秀團隊38個,出臺實施引聚高校畢業生27條舉措,年度新增大學生來潭留潭回潭就業13186人,同比增長30%……
近年來,湘潭在人才工作方面動作頻頻,在“引育用留”等人才工作新做法、新機制、新亮點的加持下,這座紅色之城吸引了不少海內外人才筑夢湘潭,聚才之路也從“人”到“眾”,越來越寬廣,越走越坦闊。
聚焦政策“引”,
打造人才集聚“強磁場”
“合適的研究方向、優厚的公司待遇、全方位的人才保障體系,是我來湘潭工作的重要原因。”湖南崇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魯學良,受到湘潭人才政策和公司政策的吸引,回國負責計算分析平臺的搭建。
“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今年,魯學良入選湖南省重點人才項目,他參與設計的試驗臺已用于核電站島內主泵軸承國產化項目、國家重大項目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主泵軸承、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電動機推力軸承等項目的測試與開發。
▲ 意大利專家安東尼奧正在與同事進行技改試驗。
無獨有偶,安東尼奧是意大利電磁線先進裝備制造領域的專家,同樣也被湘潭優渥的人才政策所吸引。“早上8點就開著公司配備的車來上班,中午和同事們一起進行‘午餐會’,下午5點半下班。”金杯電工總經理助理楊大為介紹,57歲的安東尼奧學漢語、考中國駕照,和金杯電工的同事們同吃同勞動,儼然成了一個“湘潭通”。
魯學良和安東尼奧的故事是湘潭大力引進人才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湘潭通過立足項目引進一批、簡化程序招聘一批、搭建平臺集聚一批、出臺政策吸引一批,眾多海內外優秀人才紛紛集聚湘潭。
著力優化“育”,
關注人才成長“進階路”
在湘電集團有限公司結構件事業部焊裝一車間,劉新新正和同事一起焊接。2002年從江麓技校畢業后,劉新新來到湘電做了一名焊工,從最開始的技術“小白”成長為技術能手。20年時間里,劉新新先后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重點項目焊接技術難題攻關80余次,為企業累計節創價值達3000余萬元。
“湘潭有尊重技術工人、認同技術工人成就的良好氛圍,這離不開市里出臺的政策,讓我們很有干勁。”如今,劉新新已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市級獎勵。
▲ 湘電集團結構件事業部電焊工高級技師、高級工程師劉新新。
觀潮君認為,對于湘潭這類老工業城市而言,技能人才是提升發展活力、內生動力和整體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量。為此,湘潭采取企業新型學徒制、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金藍領”高技能人才培訓等方式,實現企業職工培訓全覆蓋;對接湖南省產業發展要求,湘潭將政府補貼的“三高四新”工種由30多個提高到400多個;深化艾愛國匠育良才傳幫帶活動,每年保障50萬元技能人才傳幫帶工作經費,引導技能人才開展各類傳幫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