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走進金橋郡小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小區入口處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各類宣傳海報, 共同締造 心愿欄里貼滿了業主們的 小心愿 。
增設新能源電動
汽車充電點,這個建議不錯。 我支持增加健身場地配套設施。 升級改造意見心愿欄前,幾位業主一邊討論,一邊給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投票 。
紅廟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我們還借助電子顯示屏、業主群、廣播、公示欄等平臺,利用 三方聯動 議事會和 紅色廣場夜話 等方式,向居民宣傳共同締造活動的方式方法,推動 共同締造 入腦入心、家喻戶曉。
作為全市共同締造活動試點社區,金橋郡小區結合實際,制定試點建設方案,堅持以居民為主體,引導 雙報到雙服務 黨員、居民代表聯合成立 共同締造理事會 統籌小區自治,組織召開 共同締造 居民代表議事會,共同協商推進辦法,負責試點建設的具體實施。同時,開展小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三大類試點建設,制定小區 共同締造 任務清單。
結合小區 1+6 紅色物業工作經驗,該小區發動多層次人員參與,提高共管全面性,依據小區實際情況,特設置文明養犬組、垃圾分類組、車輛規范停放組、規范乘梯組、公共區域規范管理組,開展共治共管活動。
該小區物業
公司負責人朱方偉表示,將以小區內的培訓中心、舞蹈工作室為資源,建立共享教室,倡議鼓勵小區居民捐出家中工具共享,由物業進行日常管理,建立共享工具室,引進社會實體開辦小區食堂,方便群眾。
如今, 共同締造 濃厚的氛圍溢滿小區, 我們 參與的熱情高漲。
勁往一處使 共建美好家園
近日,記者來到麻紡廠小區,原來沿路搭建的52處違章建筑已經全部拆除,工作人員正在勘測場地,即將安裝建筑圍擋。被鑒定為危樓的4號樓已經拆除,1號樓的宵夜攤也已經搬離,為小區下一步的改造奠定了基礎。
這個始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小區,曾是我市最臟亂的小區之一。道路刷黑、雨污分流、綠化整改、安裝智能監控、規劃停車位 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這里煥新亮相,小區居民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居住環境,幸福感大幅提升。
美好環境人人共享,美好生活更需共同締造。
小區改造完成以后,我們將建立完善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組織架構,麻紡廠小區業主委員會投票已完成,目前正在整理資料進行備案。 喻家臺社區黨委書記郭濤介紹,社區正按照 起步、規范、提升 的工作思路,以 先易后難、以點帶面 的原則,廣泛開展宣傳引導,動員黨員群眾推進小區臟亂差改造,打造紅色物業,引領可復制的亮點示范小區。同時,結合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引導居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創建宜居生活環境,促進居民養成文明生活好習慣,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
談及共同締造活動帶來的變化,東方社區友誼小區居民李阿姨深有感觸。
社區搭起的這些棚子真不錯,平時電動車能夠有個安全的充電位置,居民也有了防曬躲雨的活動場地,我們平時帶孫子來院子里玩也更安心了。 她笑著告訴記者。
友誼小區雖然是新建小區,但因院內公共充電樁不足,居民們將十幾米的電線從樓上牽到一樓給電動車充電,一條條的飛線掛在樓外,既不美觀也不安全。
社區收集居民反映的意見,將這一問題優先解決。很快,3個全新的鋼構雨棚在小區內搭建起來,60個安全整齊的充電口安裝完成,極大滿足了居民的需求。
一個個看似很小卻又關系著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批批改善居民生產生活的事項正在實施,小小的改變帶來了居民滿滿的幸福感。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強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和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提升轄區環境、增進民生福祉,創造高品質生活,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共同締造美好幸福新潛江,加快建設 四化同步 發展示范區注入園林力量。 園林街道主要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