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與之呼應的是,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一個個各具特色的鄉村成為 微旅游 目的地,與這些景區形成優勢互補的新局面。
這是三明市推行 156 鄉村建設工作機制帶來的變化。 1 即堅持 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 的理念, 5 即實施 一把手 推進、規劃先導、農房建設管控、共建共享、黨建引領等 五項機制 , 6 即打造文化傳承型美麗鄉村、產業融合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型美麗鄉村、生態保護型美麗鄉村、整村遷建型美麗鄉村、保護開發型美麗鄉村等 六種模式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讓美麗鄉村既有 城 的品質,又保留有 鄉 的氣質。
打基礎,建 八好 新農村
每個周末,三明市三元區小蕉村都會迎來一撥周邊的游客。 村子很美,特色鮮明,路途不遠,時間不長,走到哪算哪,感覺真好。
現在的生活跟城里人沒啥區別。 55歲的小蕉村村民鄭福財如今經營著一家農家樂。他說: 這些年村子變得讓人很舒心。
小蕉村是三明市區的城郊村,由于村莊破舊、道路泥濘,留不住人。
為改變這一局面,小蕉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邀請設計院專家做好規劃,按照村統規、民自建的方式建起新房。
山、水、林、田、村 整體格局保持不變。 福建清華建筑設計院總建筑師嚴龍華表示,不僅要美化環境、完善設施,還要讓村民有 家的感覺 。小蕉村遵循 村集體收入可持續、村民可承受 的原則,優先解決水、氣、電、路、住房等剛需問題,再著力推動庭院美化、水系治理等提升工程,最后逐步推進垃圾分類、數字鄉村建設,全面提升整體水平。
如今的小蕉村每年吸引30批次創客、藝術家、演繹團隊來村學習、創作、演出,吸引游客2.1萬人次。
小蕉村的變化是三明美麗鄉村的縮影。近年來,三明著重從 鋪好農村路、供好農村水、蓋好農村房、辦好農村學、行好農村醫、織好農村網、美好農村顏、興好農村業 等方面建設 八好 新農村。目前,三明市已投資15.44億元用于農村建設品質提升。
聚合力,各方參與力量大
美麗鄉村,吸引來的不僅是游客,還有不少搶抓鄉村振興機遇的團隊。
小蕉村有一座二層的木構宅院,這是臺灣建筑師蔡幸爵 跨界自造 團隊的工作生活場所。
小蕉村周圍有發現宋代至清代的民窯陶瓷殘片,也是我們來到小蕉村的主要原因。 蔡幸爵介紹說,小蕉村是座千年古村,周邊分布著宋、元、明、清的古窯址。2019年,他入鄉駐村后,把鄉建鄉創的 臺灣經驗 運用到新村建設中,助力當地產業發展。
在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來自浙江的文藝青年周青和洪緯夫婦被如詩如畫的鄉村美景吸引,成為這里的 新村民 ,也帶來不少新變化。兩位文藝青年在此創辦起 新知青藝術公社 ,為那些熱愛鄉村的藝術家和高校師生提供落腳點。
前陣子,福州大學至誠學院外國語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隊走進半山。 周青說,目前新知青藝社各種志愿者近百人。今年以來,開展各類大大小小的活動29場次。目前正在準備執行青年藝術家駐村計劃 為半山村留守兒童開展 美育教育 常態化和對鄉村進行拍攝宣傳。
人才 有干勁,黨建搭 舞臺 。三明大力推行 人才回引 工程,建立在外優秀人才庫,動員人才返鄉服務,已摸排442名在外優秀人才有意返鄉任職。在此基礎上,三明探索 產業聯盟 區域聯建 村企聯建 等 跨村聯建 模式,成立192個聯村黨組織,覆蓋713個村,為鄉村振興凝聚廣泛合力。
建機制,激活內生動力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