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潁州區人武部、潁州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潁州區林業局在潁州西湖開展軍民共建植樹造林活動。記者 徐丹丹 攝
推廣薄殼山核桃、無絮楊等 優良樹種 按照2023年林業工作計劃,我市將大力實施淮河、江淮運河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積極推進森林撫育、退化林修復、農田防護林示范片等森林質量提升項目建設,著力把界首市、阜南縣作為全市農田林網建設示范片,樹立典型、推廣示范,全市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庇護面積20萬畝。 認真研究即將出臺的省國土綠化國土空間專項規劃,科學編制全市國土綠化國土空間專項規劃,充分利用“四旁四邊”等邊角空地,深入挖掘造林綠化和生態保護修復空間,科學確定造林綠化空間,全年計劃完成營造林8.38萬畝,其中人工造林0.58萬畝、封山育林0.8萬畝、退化林修復3萬畝、森林撫育4萬畝。 通過科學編制楊樹更新替代方案,大力推廣薄殼山核桃、無絮楊等優良樹種,深入推進
鄉村綠化提升,在潁州區探索推廣薄殼山核桃替代楊樹工程,著力構建集體、個人、企業利益聯結機制,拓展增綠、增收新渠道。開展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提升工程,科學規劃森林城鎮和森林村莊,制定綠化方案,全程跟蹤觀察,在潁州區、潁泉區4個村莊開展林草林花結合試點,推廣抗逆性強、養護成本低的花草等植物,推進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道路林蔭化建設,提高綠化質量和覆蓋率,打造富有皖北特色的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全市計劃創建省級森林城鎮4個、森林村莊30個。 抓好月季、荷花、紅掌等 優勢品種發展 在做優傳統林業產業方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加大省級特色林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申報培育力度,積極爭創省級以上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林場,把優化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作為推動林業產值增長的突破口,大力發展柳編、板材加工等傳統產業,加快推進林下、林花、林果、林園等復合經營模式。 在做大薄殼山核桃新興產業方面,推動潁泉大豐收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發展,加大薄殼山核桃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和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創建力度,加快推進碧根果產業園二期項目建設,推進薄殼山核桃成品加工,拓展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向基地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方面發展。 在做強花卉優勢產業方面,大力推廣“1+ N ”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抓好月季、荷花、紅掌等優勢品種發展,加快推進芳香植物的試種、推廣和加工,聚焦產業發展和品牌創建兩個定位,構建復合聯動的花卉產業生態體系,著力打造精彩紛呈、永不落幕的全市第四屆花博會。 同時,做好產業項目招引,充分利用
阜陽與
蘇州結對合作幫扶、第四屆花博會等契機,面向長三角、滬蘇浙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促進“雙招雙引”項目落地見效。組織企業參加
義烏森博會、
合肥苗交會、
深圳森林食品博覽會等國際國內重要展會平臺,加強宣傳推介和交流合作,加快提升特色林產品質量檔次、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