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圖為“新華·黃石轉型發展指數”上線。
問題一:為什么要解碼
指數,是量化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工具。
“新華·黃石轉型發展指數”顯示,2022年,黃石轉型發展總指數達到161.39點,基期以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90%,黃石轉型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逐步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新階段、新使命。今年省兩會,省委領導為黃石發展把脈定向,賦予了“打造以武鄂黃黃為核心的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的目標定位。
對此,黃石市委主要負責人解讀其內涵為,體量不能小、增速不能慢、品質不能低、發展不能虛、底線不能破,“既要體現總量,又要體現增量,這樣才能成為武漢都市圈的一極。”
打造重要增長極,摸清“底子”、找準“路子”很關鍵。這時候,作為量化經濟社會發展的數字工具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經濟信息社黨委常委、副總裁楊苜表示,作為全國首支資源型老工業城市轉型指數,“新華·黃石轉型發展指數”全面衡量黃石轉型發展成效,既為相關部門提供數字決策依據,也向全國輸出資源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的典型樣板。
“總結發展經驗,探索發展路徑。面向未來,指數將伴隨著黃石轉型發展共同成長。”楊苜鄭重道。
圖為指數上線活動現場。
問題二:為什么是黃石
黃石建市70余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轉型升級的生動教科書。
從“沿江兩鎮”到“鄂東大城”,從“資源立市”到“資源創業”,從“制造之城”到“智造之城”……自1950年建市以來,黃石堅持與時俱進,持續推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特別是近十年來,黃石實現了經濟發展從負重前行向韌性增強,產業發展從“一業獨大”向“多業并舉”的轉變,探索出一條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轉型之路。
“在實地調研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近十年黃石市對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等傳統工業因地制宜,充分發揮百年工業人才集聚、產業基因傳承、產業鏈配套等優勢,用科學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用良好的營商環境留住本地企業、吸引外地企業。”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原一級巡視員夏農贊嘆。
同時,黃石大力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制造工藝,創造新一代的高科技材料、高性能產品,涌現出了一批轉型升級效果好、技術工藝國內領先、有國際競爭力的典型企業、典型代表,企業發展能力和內生動力明顯增強。
新近公布的中國資源型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指數首期成果顯示,黃石與江蘇徐州、山東淄博、安徽馬鞍山、廣東韶關四個城市分屬于全面領先型城市。在綜合排名中,黃石總排名第7,是唯一一個六個分維度均位列前20的城市。
今年以來,黃石市委、市政府還結合新發展實際,將原來的十二條產業鏈調整為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命健康、高端裝備、特鋼精深加工、銅精深加工、綠色建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紡織鞋服、文化旅游等十條產業鏈供應鏈。
圖為黃石磁湖濕地公園。
問題三:指數說了什么
把千變萬化的現實濃縮到一組數據中,這是“新華·黃石轉型發展指數”的立意所在。
按照經濟實力、動能轉換、綠色低碳、改革發展、共享發展、協調發展六維指標評價體系,新華·黃石轉型發展指數對黃石2012年至2022年發展歷程進行全面梳理回顧和系統分析。
從分項指標看,黃石協調發展分指數和開放發展分指數表現亮眼。協調發展分指數水平最高,達212.64點,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84%,表明黃石轉型發展充分彰顯協調發展的新發展理念,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正在形成;開放發展分指數水平次之,達到205.60點,年均復合增長率為7.47%,表明黃石市開放發展的底色愈加鮮明。
新華指數事業部總經理助理亓芳芳分析,通過指數精細精準的刻畫可以看出,黃石轉型發展具有經濟勢能穩步提升、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開放發展特色鮮明、城鄉有序融合發展的四大典型特征。
在財經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范毅看來,黃石的城市轉型發展,具有鮮明的創新、綠色、傳承等特色。近十幾年來,黃石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引入新技術應用,創新體制機制,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使城市發展充滿活力。同時,綠色發展也是黃石這座城市的優良傳統。
“可以清晰看到,黃石的轉型發展是一種更加可持續的發展,對全國老工業城市的轉型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價值。”范毅點評道。
天時地利人和具備、戰略機遇資源兼有,更有效率、更加生態、更高質量的黃石,正在匯聚起“打造增長極 建功先行區”的強大驅動力。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