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江門墻體廣告 廣州一
家電鍍作坊違規向廁所傾倒工業污水,其負責人被以污染環境罪判刑后,
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又對其提出環境公益訴訟,狀告電鍍作坊負責人焦云,索賠41.6萬元。
2日,此案在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是
廣東省社會安排提起的首宗環境公益訴訟案,
廣州市銀河區檢察院、銀河區環保局作為支撐申述人出庭。
環境污染案被告判刑后再遭民事訴訟
2015年3月起,25歲的
湖南邵陽人焦云租借
廣州市銀河區鳳凰街某巷作為電鍍加工場合,在不具備電鍍加工天資的情況下,對鐵釘進行除銹、電鍍,并將電鍍污水不經任何處理直接傾倒在廁所,污水隨廁所的排水管道排放到屋外的雨水溝后終究排向車陂涌。
2015年4月10日12時許,
廣州市銀河區環保局監測人員對上述排水口進行采樣監測,廢水中的pH值、鎳的含量均超出國家《電鍍污染物排放標 準》,其間鎳濃度為612mg/L,超出國家排放規范6119倍。環保局工作人員報警后,焦云等五人被抓獲歸案。據了解,鎳污染會對人體肝臟腎臟發生毒 害,并添加呼吸道腫瘤與皮膚病的發病概率。
本年4月,
廣州市銀河區法院一審確定焦云、焦某軍、潘某忠、陳某麗、焦某芳五人均構成污染環境罪,其間主犯焦云被判刑一年四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
2015年12月,
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所作出判定陳述,焦云不合法排放重金屬鎳嚴重超支的污水對周邊環境形成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41.6萬余元。 為保護公共環境利益,
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依據民事訴訟法、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懇求判令被告焦云補償人民幣41.6萬余元并付出評 估費、律師費等。
公益安排可提起環境公益訴訟
2015年1月,新《環保法》正式施行,其間明確規定,對污染環境、損壞生態、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做法,在市級以上政府民政部門掛號、專門從事環保公益活動接連5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的社會安排,可向法院提申述訟。
據此,省環保基金會等公益安排擁有了適格的環境公益訴訟法令主體位置,能夠原告身份提申述訟補償請求。
廣東省環保基金會對焦云等人的申述恰是對新《環保法》相關規定的實習。
廣州市檢察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該案是
廣東省內由社會安排提起的首例環境公 益訴訟案。其創始性還在于,本次
廣東省環保基金會聯合環保局和檢察院,形成了新的三方聯動機制,一起應對環境污染案子中的舉證和申述疑問。
新美
墻體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