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創新是一家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創新同樣是一座城市當仁不讓的發展“引擎”。
近年來,我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發揮創新驅動在綠色振興趕超發展中的支撐性作用,以創建省級創新型城市為目標,圍繞“固本、升級、提質、引智、增效”,突出創新主體、創新平臺、成果轉化、科技人才和創新環境建設,推進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優化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引育,健全科技創新多元化支持機制,強化與合肥、上海的協同創新和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努力打造特色區域創新中心。
固根本,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走進安徽正陽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作業聲不絕于耳,工人們手法嫻熟地忙碌著。作為一家專門從事低溫谷物循環烘干機、節能型熱風爐的研發、制造、銷售及售后服務一體化的中國糧食烘干機專業制造商,近年來,該公司一直把科技創新放在重要位置,研發經費均占全年銷售收入的7%以上。
先行先試,善作善成。通過與高校產、學、研相結合,經過多年技術攻關,正陽機械研發出的“5H上下無絞龍”系列烘干機自2015年投入市場后反應良好,持續5年銷量全國第一,實現“五連冠”。2023年年產銷各類烘干設備突破2100臺,實現銷售收入3.1億元。
“公司以研發促發展,現有研發人員40人,其中博士1人、研究生5人,擁有發明專利7項,實用專利24項,19項‘錐形懸浮烘干除雜裝置’科技成果。”公司負責人張為法介紹,2024年,該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預計投入2600萬元,預計實現產值3.5億元。
正陽機械僅僅是全市企業創新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創新活力,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全社會研發經費26.9億元,研發投入強度1.34%;明天氫能、同科生物、精卓光顯等一批處于行業龍頭地位的科技領軍企業先后涌現;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666家,評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278家,增速均居全省第1。
筑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2024年春節,安徽中科源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儲充機器人,在春運期間大顯身手,其靈活高效、安全便捷的智慧充電方式,為大量電動車提供多樣化的補能服務,有效解決了充電等待時長、充電慢、充電樁不足等問題,多樣化的補能方式也緩解了車主們的續航“焦慮”。而這家公司正是由市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作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安徽工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六安院所孵化。
科研創新平臺是提高科研人員創新和實踐能力,提升科研機構創新水平的重要載體。近幾年來,安徽工研院六安院圍繞高層次人才科技團隊,通過共性技術研發、中試場地供給、設備共享、知識產權服務、投融資服務構建創新資源開放供給鏈。同時,不斷完善孵化器管理辦法,推進孵化器建設,現有在孵企業33家,累計申報知識產權154項,目前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
“作為院地合作科創平臺,安徽工研院六安院堅持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主線不動搖,重點匯聚合肥物質院以及安徽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成果、人才等創新資源,通過二次熟化,打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最后一公里’,為六安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安徽工研院六安院院長胡坤表示。
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目前全市共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5家,其中省技術創新中心1家、省重點實驗室6家、省級院士工作站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2家、省企業研發中心4家。
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如今,在皖西大地,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成果逐步走向市場,市民已時刻能感受科技帶來的便捷。
強支撐,發揮創新要素賦能作用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引進一批人才,有時就能盤活一個企業、撬動一批產業。
202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實施綠色振興趕超發展“八大工程”,創新實施“鴻雁回歸”就業創業綜合工程,實現人才回歸、資金回流、項目回遷,推動老區由“打工經濟”向“創業經濟”蝶變;2022年10月12日上午,六安市人才公寓入住啟動儀式舉行,并迎來首批高層次人才入住;2023年,我市創新推出“政錄企用”引才舉措,當年即招引238名人才奔赴152家企業“上崗”……一系列的舉措足以證明,我市對人才的重視程度。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引進更多科研成果和高端人才,助推六安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政府、科研院所和企業家的共識。據悉,安徽工研院六安院29個創新創業團隊共引進科技人才242人,其中氫電堆空壓機團隊領軍人馮漢升教授榮獲安徽省第九批特支計劃創新人才;嚴格落實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經與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對接協商,率先在全省實現工作許可和工作類居留許可“一窗受理、一并審批、一窗發證”,目前在六安工作的外籍專家31名,其中高端技術人才(A類)4人;認真組織開展科技活動周活動,連續五年受到科技部科技人才與科學普及司表揚。
參天大樹,離不開肥沃的水土;創新力量,源于優良的生態。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科技特派員工作辦公室,大力營造支持科技創新的良好政策環境和發展環境。
“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7年,全市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投入大幅提升,創新主體快速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加速集聚,主要創新指標顯著提升,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體系建設,成功創建省級創新型城市,打造特色區域創新中心。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努力的方向。”市科技局局長李守富表示,將圍繞建設創新型省份建設目標,在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創新環境及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我市轉化落地,為六安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能。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