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作為我國民營經濟重要發祥地,溫州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推動共同富裕,全面推進都市振興、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文化振興,在新的趕考路上回答好時代之問,加快建設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溫州”。
五年間,溫州高質量發展動力充沛,經濟總量躋身全國城市30強。這背后,溫州推動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加快建設,甌江實驗室等40多家高能級平臺先后落地,入選國家創新型城市、“科創中國”試點城市;一批行業頭部企業帶動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項目落地開工,本地增資擴產帶動“5+5”產業迭代升級;在冊市場主體突破120萬戶,隱形冠軍、“專精特新”企業數居全省前列。
五年間,溫州城市發展活力四射,成為聯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粵閩浙沿海城市群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這背后,溫州實施向東向南、擁江面海發展戰略,跳出溫州、融入全國、聯動國際,構建“一軸一帶一區”城市發展新格局,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規劃建設甌江新城;高速公路總里程躍升至全省前三,實現“縣縣通高速”,龍灣國際機場成為旅客年吞吐量達千萬級機場,溫州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百萬標箱。
五年間,溫州為未來蓄積強勁潛力,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94比1。這背后,溫州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率先富起來的沿海城市,財政支出七成以上投向民生領域,創建全國首個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累計針對性實施約200項改革舉措,為企業減負超千億元,入選首批全國民營經濟示范創建城市,營商環境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成長的溫州,正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全面深化改革。五年間,溫州“市縣統建”打造貫通省IRS系統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兩個健康”先行突破改革獲2021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金獎,建設中國(溫州)數安港步入“數據安全”新跑道,利民補助“一鍵達”、智慧應急“一張圖”和“科企通”等一批重大應用成果上線……硬核“數治”成果,讓溫州乘“數”而上,揚帆起航。
五年的創新創業、創造創富,讓溫州站在了新的起點上。溫州將堅定扛起新時代探路者的使命擔當,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中步穩蹄疾。
今后五年,機遇和挑戰并存、艷陽和風雨共生。溫州將廣泛凝聚世界溫州人闖天下、勇先行的澎湃動力,奮力續寫創新史、走好共富路,奮力在共同富裕示范、改革創新探路、樞紐城市建設、友好社會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市域治理現代化等6個方面實現“先行”。
潮起甌江競奔流,直掛云帆向濤頭。
未來的溫州,值得期待。
甌江北口大橋。共享聯盟樂清站 劉言勇 攝
【浙江新聞+】
一個數安港
看溫州數字創新發展
偌大的創新園區,不到半年時間就建成投用,吸引華為、翼能科技、中國移動創新研究院等26家企業入駐,5年內溫州還將借此引育數據安全行業企業100家以上……今年,位于溫州市甌海區的中國(溫州)數據智能與安全服務創新園[下稱中國(溫州)數安港]正式開園,意味著善于改革創新的溫州,又蹚出了一條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牢記囑托續寫創新史,溫州傳統產業豐富,數字經濟“家底”也同樣豐厚。2021年,溫州在全國數字經濟百強城市中位列第27位,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241億元,比上年增長23.3%,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核心產業增加值560億元,占GDP比重為7.3%,數字經濟綜合評價排名連續多年排名全省前三。
中國(溫州)數安港。
探索創新發展新路徑,溫州瞄準“數據安全”差異化賽道,不遺余力打造國家數據產業集群,政府發揮更大作用,包括探索構建數據安全與合規體系,組建顧問團和專家委員會出謀劃策,配套形成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合規審計等機制,力爭溫州數據產業3年成規模、5年超千億元。
目前,中國(溫州)數安港首批已上架數據產品和服務45項,覆蓋公共服務、金融科技、醫療衛生、城市治理等應用場景,其中數據API產品31項,包括溫州個人誠信分、居民戶口簿查詢、公積金繳存信息查詢等;數據服務解決方案14項,包括個人數據管家等。其中,溫州市大數據局向中國移動訂購的“疫掃大數據防疫”為首單交易產品,可將行程卡位置細化到縣(市、區)級別,助力城市精準防疫。
敢為人先的溫州,期待“數”創未來。
一批新項目
看溫州向新能源進軍
海上風來,甌江潮起。一個月前,總投資430億元的金風深遠海海上風電零碳總部基地項目落地溫州,同步引進11家風電整機制造配套企業。這實現了溫州風電的深遠海開發和裝備制造協同。
溫州以傳統制造業聞名,如今,新能源產業正成為溫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突破口。近年來,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等一大批百億級新能源產業項目紛紛落戶,覆蓋“核風光水蓄氫儲”全產業鏈。僅今年4月,12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258億元。
在“雙碳”背景下,溫州找到了資源和產業基礎的最佳結合點。溫州依山傍海,海岸線長度占浙江的五分之一,風能、潮汐能等資源豐富,同時溫州的電氣、汽車零部件、泵閥等傳統產業優勢明顯。
蒼南海上風電項目安裝現場。蒼南融媒體中心供圖
目標清晰,行動堅定。溫州以“資源、產業”一體化模式,根據不同縣域優勢,全面謀劃布局,培養全鏈條的新能源產業體系,打造全國新能源創新發展新高地。為確保項目落得下、建得快、發展好,溫州還推出全生命周期政策體系,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等系列政策,實施綠色能源倍增等五大工程,做優服務。
目前,溫州擁有風光、儲能、智慧電網等新能源產業規上制造業企業400多家,預計今年實現新能源產業規上工業產值1100億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50萬千瓦、光伏裝機40萬千瓦。一個全域協同的新能源現代產業集群已現雛形。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