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這個國慶節前,湖杭高鐵通了車,杭州西站到湖州站只要26分鐘,這讓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30多位高層次人才的“跨市通勤”成為日常。
“各方面都很方便,以后團隊就扎根在這里了。”領銜主攻微燃機核心技術的博士阮波,帶著專業和夢想來到南太湖畔,成為了這里能源高端裝備領域的技術人員。
保護好生態,發展好經濟,做好南太湖綜合治理開發的文章,十多年來,湖州走出了一條雙贏之路。
2019年6月,作為浙江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南太湖新區掛牌成立了。從此,湖州人“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設好”,掛入新的加速擋。
盡管體量不大,還面臨資源要素趨緊、發展瓶頸制約、競爭態勢日益激烈等多種不利因素,但成立三年來,南太湖新區的發展速度和后勁不可小覷:入選全省首批高能級戰略平臺培育名單,全省2020年度省級新區綜合考評位列第二……南太湖畔,一座新城正以肉眼可見速度茁壯成長。
萬頃碧波重現
何其有幸,湖州擁有65公里像海灣一樣的太湖黃金岸線。
山親水,水連天,紅陽斜照,站在太湖南岸眺望湖面,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不曾想,十多年前,這里也曾面臨著要綠水青山還是金山銀山的抉擇。
南太湖新區建設展覽館中,南太湖首批建設者、原太湖旅游度假區旅發局副局長李東民仍清晰地記得,如今文旅項目遍地開花、滿目皆景的湖岸線,過去水泥廠、造紙廠、印染廠等一大批重污染工業企業林立。
污染環境換來的發展,堅決不要了!
生態修復與城市開發建設一起推進。靠近太湖區域內工業全部關停并轉,長田漾濕地公園、弁山森林公園、環湖生態修復帶等一批標志性項目一個個建成。
“現在的南太湖和十多年前的樣子相比,簡直翻天覆地。”曾經,南太湖的痛,李東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今天,南太湖的變,李東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游客多了,基礎設施完善了,一大批自帶人氣的休閑旅游項目來了,老百姓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居小根原是太湖漁民。2020年10月1日,太湖退捕禁捕開始,他和其他太湖漁民一起提前“退休”了。“是為了保護太湖,我們都懂。以前收入不穩定,現在有了新工作,日子愜意得很。”退捕上岸后,居小根住進了樓房,用上了電梯,還應聘到附近企業成為了一名道路衛生巡查員。
熱土上長出綠產業
萬丈高樓平地起,產業是地基。
南太湖新區如何“打地基”,新區黨工委委員、經發局局長殷小平最清楚:產業要“新”,項目要“綠”,走差異化、集聚化、特色化競爭的路子。
方向篤定,但得先解決一些“路障”:用地需求強勁與發展空間有限的矛盾、老舊產業久積難退與新興產業用地不足的困局。
解題思路因地制宜。對外,圍繞主導產業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在項目招引落地和服務推進上靶向發力;對內,打出“技改、騰退、改造、收回”組合拳,加大低效企業整治提升、“騰籠換鳥”力度,向低效企業要產出、向低密度廠房要空間、向低端產業淘汰提升要動能。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