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城市不僅僅是成年人的,也是兒童的。一座理想的兒童友好城市,應該是什么樣?
199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聯合國人居署于第二次人類居住會議上正式提出“兒童友好城市倡議”,這一倡議旨在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創建安全、包容、充分響應兒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區。
去年4月14日,國家發改委、國務院婦兒工委辦聯合發文,確定寧波市列入第二批建設國家兒童友好城市名單。城市發展更好為娃娃,一年時間,寧波這座城市為娃娃改變了什么?娃娃們是否更好共享這座城市?
理念之變,融入兒童視角
兒童友好,理念須先行,政策為先導。
有專家表示,真正的兒童友好城市,不是把兒童當成未來的城市主人,而是把兒童當成今天的公民來重視。城市怎么樣,兒童的未來便會怎么樣;兒童怎么樣,城市的未來便會怎么樣。兒童友好城市,什么標準來支撐?當俯下身子,體驗“一米高度”看世界的時候,一切都會有新的可能。“1米高度”理念——以孩子們視角的高度看城市——為城市治理者提供了參照。
這就意味著,城市規劃建設的理念,不能只考慮成年人的需求,也應常思兒童之需,大至宏觀政策的制定,小到一桌一椅的配置,都要考慮得更細致,讓孩子們享有安全、便捷、舒適、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間、設施、環境和服務。建設兒童友好城市,關鍵在于“兒童需要什么,而非成人愿意給什么”。在寧波,一場關于兒童友好的城市頂層設計正在推進,全省首個兒童友好城市研究院成立,組建34名專家組成的智庫,開展《構建生育友好社會打造兒童友好城市對策研究》《寧波市兒童友好城市發展指數》等課題研究。
北侖區以“一米高度”視角繪制的地圖
北侖區是全國兒童友好城區創建先行先試區,正在為寧波全域“打樣”。去年,該區發布寧波第一份以“一米高度”視角繪制的地圖,以“1張主圖+11張附圖”的形式展示,覆蓋北侖全域文體空間、實踐基地、兒童之家、婦女兒童綜合服務驛站、母嬰室等適兒化公共場所點位,以及游學路線。
主圖以北侖區域地圖為基礎,詳細標注了全區最具代表性且適合兒童游覽、參觀、體驗的公共空間。11張附圖則具體細化了轄內11個街道的各個點位。這其中包括,小港街道的貝發文創研學基地、北侖區兒童友好綜合文體中心等兒童高頻玩樂的區域和場景。
在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中,北侖區的“微改造”被繪于地圖。地圖幾易其稿,大到地圖的呈現方式、主干路及點位的補充和反復確認,小到字體、顏色的數次調整。正是在理念上更多融入兒童的視角——比如健身設施的尺寸有沒有考慮孩子的身形大小?路標設計有沒有考慮兒童的理解能力?——星星點點的改變,讓“兒童友好”從概念落地為實景。
營建之變,豐富應用場景
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識,這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涉及托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人身安全、福利保障等諸多領域。
細節入微,才能讓場景更加友好。放眼世界,兒童友好這件事不可謂不重視,但只有讓每一個細節更加具體,才能讓場景充滿善意。
比如,丹佛市素有“美國第一兒童友好城市”之稱,以打造“見學地景”模式聞名。所謂“見學地景”,就是將小學游戲場地改造成了更加具有創新的玩耍和學習空間。以前的學校游戲場地只有碎石和老舊的游戲設施,而現在多變的設計和游戲設施可以激發孩子們更多的創造力。
在國內,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實踐,兒童友好已經成為城市治理一項重要內容。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如何在城市建設中推動全社會踐行兒童友好理念作出詳細部署。
寧波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品牌發布暨第十屆家庭文化節活動
梳理各地政策和環境建設,不少區域存在簡單雷同,缺乏細節的關照。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我國0—17歲兒童人口為2.98億,占總人口的21.1%。在寧波,18周歲以下的兒童約有144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3%。
面對如此數量的兒童規模,每一項政策和建設,因為具體而充滿善意,因為差異而充滿溫度。寧波分類施策提升服務品質,按照“共性+個性”菜單模式,分類梳理細化各個青少年活動場所的功能定位和環境建設,統籌抓好安全教育、義務教育“雙減”、“家門口入托”等重點工作,讓人文關懷滲透到城市發展的各個領域和環節。
細微處著手,成年人對兒童的善意更加生動。比如,寧波提質建設一批兒童友好學校、社區、病區。推進濱水空間、運動場地等適兒化改造,建成最美上學路100余條。又比如,寧波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亮眼工程”和“清涼工程”,全市中小學普通教室燈光達標率達100%,空調安裝16670間,學生宿舍安裝空調35781間。
省三星級婦女兒童驛站——象山塔山社區打造兒童友好優護隊伍
讓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對兒童更加友好,寧波用“微改造”推進全域兒童友好。鄞州萬象匯——寧波首個“兒童友好商圈”。在這里,可以看到童趣滿滿的鋼琴階梯、50多平方米的“兒童議事廳”、1000多平方米的“露天游樂場”、5個樓層均配備設施齊全的母嬰室和親子衛生間……
社會之變,降低生養成本
不容否認,建設兒童友好城市實際上是對未來的投資。換句話說,對兒童友好就是對城市的未來友好。
在寧波市婦聯有關負責人看來,“兒童友好城市的受益者不僅限兒童,還利于吸引和留住越來越重視子女幸福的創業者和建設者,培養更多未來人才。”
兒童友好,要實現全社會整體變革,降低生養成本,讓城市高質量發展。根據《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了兒童友好城市需要具備社會政策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成長空間友好、發展環境友好等“五大友好”。
寧波在“五大友好”的基礎上,創新加入了“兒童產業友好”和“家庭生育友好”,形成了“5+2”友好體系。寧波正在形成共享營造良好氛圍,著力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創造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攜手做兒童成長的引路人、兒童權益的守護人、兒童未來的筑夢人。
前不久,寧波市民王女士15個月大的寶寶終于學會了走路,她懸著的心也放下來了。由于寶寶開步晚,她曾來到寧波市海曙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咨詢。經過相關評估測試,中心工作人員對癥施策,每天對孩子下肢肌肉進行撫觸干預,引導寶寶扶物站立,幫助其學會走路。
海曙區托育機構 海曙區衛健局供圖
海曙區打造的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投用,承擔全區托育服務指導、高質量嬰幼兒早期發展、家庭養育和托育從業人員實訓等服務,真正實現醫育結合、全面照護。海曙區加快發展“醫療保健+社會托育”新型托育模式,推動醫育結合進機構、進社區、進家庭。
目前,海曙區托育機構與基層醫療單位已實現100%簽約服務,建立起醫療衛生機構、托育機構和育兒家庭間的互動通道,為全區1.8萬余名幼兒健康成長提供安全可及的醫療保障。
降低全社會生養成本,實現“家庭生育友好”。
寧波提高嬰幼兒醫保待遇和報銷比例,嬰幼兒醫保參保財政補助由660元提高到1000元,醫保報銷比例為80%至90%,適宜的輔助生殖技術項目按規定納入醫保報銷。提升早期服務水平,打造“家門口”入托工程,每千人口托位數達3.97個,鎮鄉(街道)托育機構覆蓋率達到98.7%。
感受兒童所需,給予全方位、全周期呵護,這是一座城市的擔當,更是遠見。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