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遠山蔥蘢,流水潺潺……一條玉帶般的河流穿行而過,環抱起坐落在海鹽縣通元鎮東南部的村莊——雪水港村。沿河而行,一幅現代農村的美麗畫卷映入眼簾。
然而,20多年前這里曾經卻是另一番景象,村民們一度依賴于傳統粗放的開礦賣石謀生。經濟效益雖然上去了,村里的環境卻越來越差。“當時的雪水港河變成了‘黑水河’,放眼望去,都是轟隆隆的礦廠。”海鹽縣十六屆人大代表、通元鎮雪水港村黨總支副書記潛利民回憶道。
“當時為了開礦,誰還管綠化,地上直接全是沙石,太陽一大風一吹就全是灰塵。”“開礦錢是有了,但是生活真是受了很大影響,這河里的水臟得來,黑乎乎的。”……生態環境整治問題是人大代表在日常走訪中選民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如何將雪水港村打造成和諧美麗幸福家園,也成了通元鎮人大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通元鎮人大向鎮域內人大代表發出了“助力生態整治,人大代表在行動”的倡議,號召全體人大代表緊緊圍繞村容村貌、村民民風等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民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
從2007年的縣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到2023年的縣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人大代表針對雪水港村發展先后提出了關于對污水納管破路開挖處進行再次修復、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加快村域景觀綠地規劃建設、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上加大監管力度等建議21條,全力助推雪水港村美麗鄉村建設。
正是有了人大和人大代表的助力,2006年,雪水港村關閉所有礦廠,將生態綠色作為發展底色;2012年開始,分步推進美麗鄉村基礎版、升級版,建設美麗鄉村精品線;2021年以來,謀劃建設南部未來鄉村樣板帶,全面推進未來鄉村建設,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建設……如今的雪水港村,青山碧水,洋房成排,花園綠道,美不勝收,先后獲評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項目穩落地:現場問政讓“一村一品”成美麗鄉村生動格局
“施工方提供的結算工程面積是5800多平方米,但是我們實際丈量出來只有5500多平方米,相差200多平方米。這200多平方米,相差的價格近3萬元,夠做一條上百米的入戶道路了!”亮數據、擺事實,2022年,在通元鎮雪水港人大代表聯絡室內舉行的現場問政會上,通元鎮十七屆人大代表、雪水港村黨總支委員沈利劍就村內道路優化提升、智慧停車場項目提問道。
“現場問政讓我們看到了民生實事項目在建設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短板’,人大必須全程監督,確保把民生實事真正辦進群眾心坎里。”通元鎮人大從代表從事的行業及擅長專業入手,組建了城建交通、醫療衛生、生態環境等8個代表監督小組,以分類監督的方式,持續加強民生實事項目督查力度,并充分運用“線上+線下”聯絡站(室、點)等平臺載體,動員人大代表從專業角度提出專業建議,推動項目順利實施。目前,雪水港村道路硬化率達94%,村級主干道旁安裝了節能路燈和智慧路燈,亮化率達100%;智慧停車場項目可一次性容納40余輛汽車停放,同步實現光伏發電與智能充電,有效緩解村部周圍停車難問題。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人大監督也是一個連貫的工作過程。從2018年開始,票決產生了9項與雪水港村發展相關的民生實事項目,我們通過視察調研、聽取工作報告、現場問政會等形式,監督支持政府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通元鎮人大相關負責人說。
從農村公路等級提升項目到農村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再到“鄉村振興”展示館建設項目,每一件民生實事都讓“民聲”決定“民生”,雪水港村也已躍然形成了雪水春早的“一村一品”鄉村生動格局。
群眾共富夢:富民三招讓村民成為共建共享的主體
“村部西面這一大片全是大棚蠻好,不知道招工哇,現在年紀大了,出去工作也挺不方便的。”2020年,在一次代表走訪選民活動中,有農戶向海鹽縣十五屆人大代表、時任雪水港村黨總支書記陳余良反映道。簡單的一句話,讓陳余良產生了新想法,“環境美了,生活便利了,村莊如何才能留住人呢?”在充分走訪調研后,他便將目光瞄準到新引進的現代農業項目融禾農業科技園就業上,實現讓村民不出村就能致富。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2021年,“共謀未來鄉村新畫卷”主題活動現場會在通元鎮雪水港村召開,人大代表和農業、交通、鄉村振興等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圍繞雪水港村鄉村振興主題面對面交流,反映民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事。
產業興如何更好地推動百姓富成了通元鎮人大關注的重點。為促進百姓就業促進共富,通元鎮人大專題聽取鎮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情況的匯報,并組織代表選民開展“聽聽選民心里話·共同締造幸福家”活動,以代表主動作為幫助解決就業350余人。
“為了讓村里宜居宜業宜游,人大代表更是幫助挖掘雪水港特色,通過農園致富、品牌致富和產業致富的‘富民三招’,帶頭打造‘共富工坊’,讓村民成為共建共享的主體。”通元鎮十七屆人大代表、雪水港村黨總支委員宋艷紅說。
黨委有部署,人大有監督,政府有行動。通元鎮始終堅持美麗鄉村與美麗經濟“雙輪”驅動,以產業興旺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把精品線打造成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共同富裕的“黃金線”,持續擦亮鄉村振興示范區、農業經濟開發區金字招牌,成功入選全省首批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