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
墻體廣告 8月11日,白玉縣非遺項目嚴重發現——傳統手指鍋莊發布會在甘孜康定舉辦,開掘于甘孜州白玉縣蓋玉鄉、燈籠鄉區域的“手指鍋莊”初次露臉
大眾視界。
據悉,白玉縣在2015年展開的非物質文明遺產普查中,發現康巴藏區共同的舞蹈方式——手指鍋莊。為進一步調研“手指鍋莊”的前史沿用及共同性,該縣邀請國內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進行實地調查,證明“手指鍋莊”為甘孜白玉縣所特有。
“手指鍋莊”是以右手食指、中指為體現載體,輔以唱詞相結合的鍋莊扮演方式的舞蹈。專家調查組的普查成果顯示,現在白玉縣把握“手指鍋莊”的民間傳承人有4人,舞蹈根本腳步組合為8種,曲目120余首,被專家稱為“藏族鍋莊的密碼,活態的舞譜記載”。
四川省藝術研討院研討員、非遺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楊莉教授介紹,據考證,手指鍋莊的傳承已達上千年。在康巴區域最早的沙馬王朝期間,每逢嚴重節 慶時分,土司請求群眾連續跳一天一夜的鍋莊,因舞者體力不支,故土司允許舞者借用手指來體現鍋莊,這么既適合晚年藝人教授,又能使晚年舞者參與到各種節慶 活動中。酷愛鍋莊的舞者可以戰勝場所、氣候要素等的約束,在篝火旁、藏桌上、勞動小憩時即興扮演。
楊莉說,白玉手指鍋莊的發現,其共同的藝術體現方式,對研討康巴鍋莊文明的來源,在傳承保護、教育、編創等方面具有主要的含義。現在全部藏區已發現的僅存于白玉境內的手指鍋莊這一文明景象,被專家學者視為康巴鍋莊的根脈,白玉縣也被視為是康巴區域鍋莊的發源地之一。
據了解,現在“手指鍋莊”現已成功申報為縣級非遺項目,下一步還將申報州級、省級乃至國家級非物質文明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