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近年來,麒麟區圍繞產業興旺、利益聯結、就業創業、資源激活等 動力主軸 ,堅持 四鏈 同構,因地制宜打造農民增收新模式,多措并舉開辟農民增收新路徑,千方百計讓農民鼓起 錢袋子 、挺直 腰桿子 、奔向好日子。
建強產業鏈
增強農民增收的硬實力
在位于麒麟區越州鎮的曲靖市中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雖是下午,已經過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間,但偌大的場地上仍然 車來車往 。一間間冷庫前,仍停有平板車在裝貨,油麥菜、娃娃菜、黑蔥等農作物,經過冷凍、初加工、分裝等程序后,被整齊地碼上平板車。
據介紹,該公司共有冷庫26間,每年可冷藏、發送蔬菜13萬噸,每年發放冷庫務工人員工資6000多萬元。另外,公司還在當地集中流轉3000畝土地種植蔥、大蒜等,每年支付地租630萬元、工人工資300余萬元。
近年來,麒麟區堅持 綠色、高端、精品 發展總體目標,加快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持續提升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水平。以 規劃+ 編織產業發展 致富網 ,結合各地特色,因地制宜、尊重民意,高水平編制鄉村規劃,2018年完成城鄉融合全域發展規劃編制,2021年完成村莊布局規劃,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完善綜合交通網、能源供給網、水利保障網、服務設施網,一體推進城鄉設施共建、服務共享、產業共融。以 特色+ 繪就現代農業 新豐景 ,突出產業規劃和結構調整,推動生產專業化和種植區域化,綠色蔬菜、優質蠶桑、高端水果等高原特色農業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以 文旅+ 激活鄉村經濟發展 新引擎 ,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鼓勵和支持發展生態旅居、休閑康養、民宿餐飲等 農字號 新業態,積極發展網紅經濟、小店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吃上 旅游飯 。
延伸利益鏈
增添農民增收的新動力
麒麟區越州鎮大梨樹村,成片的藍莓樹苗一眼望不到頭。5月,剛好進入藍莓的采收期,黑乎乎、圓溜溜的藍莓綴滿枝頭。在大梨樹村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的200畝藍莓基地里,數十名村民正在地壟間忙著采收藍莓。大梨樹村黨總支書記賀崇云介紹,大梨樹村的藍莓去年進入盛果期,摘得140噸,產值達600萬元。僅這一項,就讓合作社獲得分紅48萬元。 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 賀崇云說,全村1萬畝土地有6000畝實現了集中流轉,村民可獲得土地租金、務工收入,大梨樹村年人均純收入達2.4萬元,95%以上的農戶建起了兩層以上的樓房,七成以上的家庭購買了轎車;村集體收入去年突破了200萬元,10個村民小組的總收入達200萬元。基地旁邊,剛建成投用的20畝大棚尤為顯眼。大棚里的藍莓采用的是基質栽培技術,雖然投入是露天栽培的兩倍,但產值也可達到露天栽培的兩倍。賀崇云說,目前村里正在籌備建設更多的冷庫,專門用于藍莓等水果的冷藏保鮮。
麒麟區通過建立龍頭企業綁定合作社、合作社綁定農戶的 雙綁 利益聯結機制,壯大了鄉村產業,拓寬村民、村集體收入渠道,鄉村活力得到顯著增強。全區有62家企業綁定66家合作社,66家合作社綁定有產業發展條件和意愿的農戶3936戶,實現利益100%聯結。同時,麒麟區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服務體系,推動農村土地規范有序流轉和資源優化配置,形成 大戶帶農戶 的規模化生產格局。
優化服務鏈
強化農民增收的引領力
在麒麟區越州鎮橫大路村委會的東圩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區,打田的拖拉機轟鳴聲不斷,三臺高速乘坐式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作業,可謂熱火朝天。伴隨著機器的 噠噠 聲,一株株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依次滑落,整整齊齊地插入泥土中,為稻田鋪上了一層淡淡的新綠。
我家這一畝田以前人工栽秧需要三個人,還要兩個人拔秧,一天才干得完。現在機械化插秧,20分鐘就插完了,栽得又快又好。 越州鎮橫大路村村民楊喬富說。據了解,一臺插秧機每天可以插秧20畝至30畝,可減少用工30余人,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勞動強度,且機械化插秧能夠更好地控制插秧深度和秧苗間距,更有利于秧苗生長和田間管理,大幅提升了水稻產量和質量。截至目前,麒麟區水稻種植基本實現全機械化,每畝可為農戶節約成本400元左右。
近年來,麒麟區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技術指導,大力推動科技助農、科技興農,依托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快推廣先進實用農機,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水平。據了解,麒麟區目前有農機合作社兩家、各類農機3.6萬臺,覆蓋了耕、種、防、收等環節,其中有水稻一體化播種機14臺、高速乘坐式插秧機45臺。麒麟區2023年主糧作物機械化率為56.4%,預計2024年提升至58%,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
為不斷增強農民自我 造血 能力,麒麟區推動勞務品牌培育創建,建成全省一流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用心用情做好就業服務保障,全力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目前,全區累計轉移就業17.36萬人。同時,激活就近就業 主引擎 ,依托本地特色產業集群及高標準農田建設、紅色農業聯盟構建等,實現區內就近就地就業13.28萬人。用好自主創業 金鑰匙 ,實施農村優秀人才 雁歸工程 和 情歸麒麟 人才計劃,發展 庭院式 作坊式 經濟,吸引返鄉創業 3000余人,帶動2萬余名農民穩定就業。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