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6月20日15時,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四川省深化醫改新聞發布會,介紹四川省深化醫改情況。
四川素有 中醫之鄉、中藥之庫 無川藥不成方 的美譽,市州一級在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方面,宜賓市副市長羅春濤分享一系列鮮活實踐。
羅春濤表示,近年來,宜賓市以 讓群眾有更加可感可及的中醫藥服務體驗 為工作導向,主動作為、積極探索,走出一條具有宜賓特色的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路徑。具體來說,就是做到 三個更加 。
第一個 更加 ,是在管理體系上更加健全和有力。宜賓單設市中醫藥管理局,區縣統一增掛中醫藥管理局牌子、增設中醫藥發展服務中心,選優配備了110多名專職隊伍。還出臺中醫藥強市建設十條措施,市財政每年單獨預算5000萬元專項資金, 真金白銀 支持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 三位一體 融合發展,實現了中醫藥工作有機構隊伍、有政策保障。
第二個 更加 ,是在未病先防上更加精準和有效。宜賓堅持中醫藥 治未病 理念,探索開展了 四個一 的服務模式,即:建設一個健康數據中心、開發一個信息管理系統、制定一套中醫診療方案、研發一系列大健康產品,對慢病早期人群進行主動干預。簡單來說就是,宜賓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了近1000萬人次的全民健康體檢結果,分析篩選出185萬條慢病早期人群信息,然后從中隨機選擇了近7000名患輕度高血壓、糖尿病早期、輕度高血脂的群眾進行中醫藥干預試點,干預有效率達到95%以上。在試點的基礎上,推出了10個中醫藥干預方案,研發并轉化了養生藥膳湯、精油泡浴包、中藥咖啡奶茶等38個 宜人本草 大健康產品,一經上市就成為深受群眾好評的 爆款 。
第三個 更加 ,是在服務供給上更加優質和有感。宜賓引進了國醫大師張大寧、岐黃學者楊明、姚氏婦科、寇氏兒科等專家流派在宜賓建設傳承工作室,同時,依托全國三家之一的苗醫藥研究所,收集整理苗醫藥特色療法29種、傳統醫藥技術11項,獲得國家專利18項,擁有國家級民族醫藥適宜技術1項、省級4項,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名中醫的診療服務和苗醫藥的特色療法、傳統技術。另外,還遴選了10個骨傷病種,試點由 手術治療 改為 無創康復 ,實施按療效價值付費,患者醫療費用比原來降低了35%左右,全市中醫藥診療量、中藥處方量每年的增長速度均保持在10%以上,中醫藥服務更加便民惠民、可感可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