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墻體廣告策劃 由保存骨灰到不保存骨灰,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態葬,是殯葬風俗的二次變革。昨天,省民政廳正式斷定,
武漢市石門峰都市陵寢、九峰山革新公 墓、龍泉山孝恩園陵寢、扁擔山公墓、西陵山長樂園陵寢、蔡甸區玉筍山陵寢和
襄陽市積德行善陵、
宜昌市水晶山公墓、
荊門市青山公墓、
孝感市孝南區煙燈山陵寢等 10家公墓單位為全省第一批推廣節地生態安葬試點單位。
本年2月,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發布《對于推廣節地生態安葬的輔導定見》,鼓舞和引導大家選用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本、少運用不行降解資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促進人與自然調和開展。
日益嚴重的“墓地危機”,迫使越來越多公墓推出生態葬。本年清明節,記者深化
武漢石門峰都市陵寢、龍泉山孝恩陵寢等公墓發現,樹葬、花葬、草坪 葬等生態葬正困難破冰,但在傳統的厚葬之風影響下,各地節地生態安葬開展不均衡、安葬率較低、服務水平和人文關心有待進步,亟須政府、殯葬單位和社會各界 共同努力。
對此,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負責人表明,期望試點單位在提供多元化節地生態安葬商品、強化人文關心、杰出公益特點等方面斗膽探究立異,為全省殯葬單位發揮演示效應,讓節地生態葬被廣泛承受。此外,民政部門還將堅決整治建筑大墓、奢華墓、石碑面積超支等殯葬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