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墻體廣告 歷城區董家鎮違建工地狀元府小區罷工已有1年多,近來再次開工,城管法律部分上門法律被攔門外。據了解,該小區曾 于2013年違建整治時,被列為全市最大違建,1.4萬平方米違建面積,期限1個月內撤除。1年以來,該工地并未撤除,手續也依然不全。近來記者再次探 訪,工地人員介紹年后將蓋完大樓,即可入住。
鄉民反映
違建樓盤罷工一年多 近來又俄然開工
“上一年7月,全市開端整治違建。9月份,狀元府小區就被全市通報了,聲稱是其時全市面積最大的違建,工程隨即 罷工。可時隔1年多,小區最近又開端施工了。”近來,歷城區董家鎮董家村鄉民張先生向本報反映。經查驗,董家鎮董家村狀元府住宅樓的確曾于2013年9月 初被全市各大媒體通報,期限1個月內撤除。該小區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在其時通報的全市79處違建中面積最大。
董先生是該村鄉民,家住狀元府小區旁,目擊著工地從開建至今的改動,也深受其影響。“這兩天工地開工后,每天白天黑夜都在施工,晚上經常被吵得睡不著覺。”
據了解,小區工地從2013年2月份開工,短短半年時刻,8棟樓都蓋到了5層高。上一年9月份被強行罷工后,施 工隊悉數撤離,工地大門也被貼上了封條,售樓處也荒廢了。罷工1年多,為何工地又俄然開工?這讓董先生摸不著頭腦。“開工這兩天,不斷地有法律人員到工地 前來阻止,但工地一向都沒停過。”施工現場 4棟樓開端持續加高 聲稱年后就能住人
“小區肯定能蓋起來,年后基本上住人沒問題。”近來,狀元府小區工地上一工作人員介紹。“咱們從24日到工地上開端干活的,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工地施工人員介紹。
在歷城二中南臨,一片擱置的“半拉子”工程格外扎眼,這即是狀元府小區工地。工地上當前有8棟樓,悉數都已蓋到5層高,北側的4棟樓只剩一水泥外墻,樓頂密布地豎滿了三四米高的鋼筋。“上一年樓頂還沒澆筑水泥就罷工了,致使如今這個局勢。”鄰近鄉民介紹。
與工地北側大樓相反,南側4棟大樓已悉數開工,樓頂悉數包好了綠色的施工防護網。3座10多米高的塔吊從頭從 大樓旁豎起,來回地向樓頂吊著施工資料。吊車、攪拌車等正在工作,成批的施工人員在工地內施工。院內從頭堆滿了鋼筋、木材等建筑資料。工地當前沒有施工名 稱、計劃手續等任何工程信息,連最基本的“狀元府”3個字都無從找到。
工地一旁的售樓處內凌亂地擺放著宣傳單頁、海報、沙盤等設備,宣傳單頁聲稱小區將蓋7棟18層高的居民樓。“等年末建好以后再售樓,直接出售制品房。”一工作人員介紹。
內情本是工業用地不得改動稱號
依據政府通報,狀元府小區由開發商濟南迪瑞華經貿有限公司開發,歸于私自締造高樓。“這片地的前身是濟南市第 二紡織機械廠,2012年10月份,如今的開發商將工廠廠房悉數撤除。”提及狀元府小區的由來,一知情人士泄漏,而工廠實際上是不應被撤除的,也更不應該 被改建成小區。
從歷城區政府2001年頒布的24號文件上,濟南盤龍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接納瀕臨破產的濟南市第二紡織機械 廠,濟南市第二紡織機械廠從此更名為濟南盤龍山機械有限公司。該機械廠運營兩年,2003年濟南盤龍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將該機械廠再次轉讓,轉給了濟南迪 瑞華經貿有限公司,也即是當前狀元府小區的開發商。
從2003年的《整體財物轉讓合同書》中記者看到,合同約好濟南迪瑞華經貿有限公司進駐后,不得改變機械廠稱號,只申請改變公司股東和法人代表。“如今不光是把公司稱號變成了狀元府小區,連原先的機械廠都撤除了。”該知情人士介紹。
歷城區城管部分介紹,狀元府小區的用地一向都是工業用地,未更改成建造用地。
城管 違建小區復工上門法律遭阻遏
狀元府小區再次施工,是不是已補全相應手續?近來,記者致電歷城區城管法律局。有關擔任人表明,該小區仍手續不 全達不到施工條件。該擔任人介紹,狀元府小區由歷城區城管法律局及董家鎮政府兩層監管。董家鎮政府擔任建委方面工作人員稱,狀元府小區手續不全,的確不應 施工。近來工地復工,已多次前往現場阻止,但法律人員前腳脫離,后腳工地持續開工。
提及法律難度,歷城區城管法律局有關擔任人相同表明,近來工地開工,法律人員去過很多人,但工地門口聚集了一批人,攔在門口進行阻遏,不讓法律人員入內。
關于其中隱憂,該擔任人介紹,該小區曾于2013年開盤出售過一段時刻,不少人購買了小區的房子,開發商把房款都投入到了工地中,無法交還。“小區前期售樓,籌集了上千萬。”知情人士泄漏。
關于該樓盤的處理計劃,歷城區城管法律局有關擔任人表明,當前已將問題提交市里征求意見,處理計劃還在參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