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市墻體廣告 從本年春季學期開始,全市小學和初中公辦校園生均共用經費規范將悉數進步,生均每年進步200元,進步后我市義務教學段生均共用經費規范在副省級城市中將位列第三。市區兩級財務為此每年將多開銷1.66億元。
小學初中生均經費漲了
市教學局計財處處長萬初迅表明,為貫徹執行《青島市中長期教學改革和開展規劃大綱》(2010—2020年)和《青島市根本公共服務體系建造行動計劃》 (2014—2016年)精力,活躍執行教學優先開展戰略,推進義務教學均衡開展,進一步進步校園財務保證水平,從2015年春季學期起,青島市進步公辦 校園中小學生均共用經費規范。其間,小學財務預算內生均共用經費規范由每生每年700元,一致進步至每生每年900元的最低規范,這個規范在計劃單列市同 類規范中處于領先地位。初中財務預算內生均共用經費規范由每生每年900元,一致進步至每生每年1100元的最低規范,這一規范在副省級城市同類規范中位 列第三。提標后,小學每年新增投入1.2億元,初中每年新增投入4600萬元,所需資金由市、區(市)兩級財務依照現行財務體制分級擔負。
校園有錢安排活動了
萬初迅表明,這次調整是考慮到社會開展水平以及物價水平,滿意校園的平時工作需求。“義務教學段我市早已經免 除了各種雜費和學費,校園的平時工作開支就靠生均共用經費的撥款。”萬初迅說,這次生均共用經費調整的最大亮點是,為保證生源較少的鄉村中小校園正常運 轉,對學生規劃不足300人的校園,按300人核定共用經費。“規劃在300人以下的校園大都是偏遠鄉村,無法撤點并校的。”萬初迅說,校園規劃小,但同 樣需求招聘保安,平時工作經費也少不了,依照以往完全看學生數的撥款方法,許多校園都轉不動了。
據介紹,生均經費進步后,校園就有充足的資金安排各種活動、約請專家進校園、進步校園的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