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墻體廣告 2月26日,安徽省外貿作業電視電話會議通報今年1月份安徽省外貿進出口情況:受外需不足、主要貨幣競相價值降低、大宗資源性商品量價齊跌,以及新年長假“錯位”等要素影響,安徽省外貿進出口額37.3億美元,同比降低11.7%,是上一年4月以來新低,連續3個月降低。
除了進出口絕對額低于上一年同期水平,進口和出口也初次呈現雙降低。通報顯現,當月出口23.2億美元,同比降低11.1%,為上一年4月以來初次 降低;進口14.1億美元,同比降低12.8%,已接連7個月下滑,外貿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從各地看,除亳州、淮北、池州、阜陽、宣城、合肥6個市完結 增加外,其他10個市均呈現不一樣程度降低,累計共削減進出口額6.7億美元,拉低安徽省進出口增幅15.8個百分點。
為何安徽省開年首月外貿下滑較大?除了世界大環境帶來的晦氣影響,也與中國經濟開展和外貿增加方法改變,以及安徽省外貿開展自身存在的疑問有關。會 議分析以為,當前,中國傳統勞動密集型工業的對比優勢逐漸弱化,新的競賽優勢沒有構成,加之人民幣升多貶少,緊縮了出口贏利空間。 1月份,安徽省國有公司、民營公司、外商投資公司進出口額均呈現了降低,安徽省機電商品出口降低10.9%,傳統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降低20.3%。與此同 時,安徽省公司自身也有一些不容忽視的特別緣由。比方,為優化外貿構造,擠壓進出口水分,新商貿公司進出口進一步退出,安徽省新商貿公司進出口降低 68.7%;一些加工交易龍頭公司產能趨穩,對進出口的牽引效應削弱等。
盡管1月份外貿整體形勢嚴峻雜亂,可是依然不乏亮點,變成外貿化危為機的有利動力。比方,園區外貿帶動力增強,合肥、蕪湖兩個出口加工區進出口 別離增加60.8%和47.9%。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進出口別離增加20.2%和13.8%。外貿構造趨于優化,高新技術商品出口 4.2億美元,同比增加5%,高于安徽省增幅16.5個百分點。空運外貿變成新亮點,安徽省空運進出口增加20.9%,占外貿總值的比重已挨近七分之一。這些 反映出這些年安徽省經過深入推動外貿構造調整、打造開放型經濟開展新載體、深化通關便當化變革等舉措,外貿開展潛力正在穩步提高。
“跟著長江經濟帶戰略發動施行、上海自貿區變革經驗加速復制,安徽省外貿開展環境將進一步趨好。 ”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說,只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外貿堅持穩中有進的開展態勢,完結年度外貿目標使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