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鎮墻體廣告 通訊員許榮崽、胡越 記者吳欽報導:出門即是規整的水泥路,路途兩側規整的美化,鄉民潔凈規整的新洋房,村口新裝的路燈,老大眾都爭做文明鄉民……3月3日,咱們造訪到昌江區呂蒙鄉官莊村,一股文明調和的春風迎面吹來。
據了解,3月1日,昌江區呂蒙鄉官莊村榮獲了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的稱謂。村黨支部書記余形象跟咱們介紹:“官莊村近幾年在村級建造上經濟投入,在村頭巷尾都安裝了路燈,在首要干道安裝了26個高清攝像頭,村里的治安愈加安全。在這次創立全國文明村鎮的活動中加大了宣揚力度,安排了全村文明評選星級文明戶,讓大眾都參加其間來。今后,將以這次榮獲全國文明村為渠道進一步的提高官莊村的建造,讓老大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八個聯系”助推全國文明村鎮創立
官莊鄉民風純樸、交通便利。下轄11個鄉民小組,分布7個自然村,有4個新村莊建造點,總人口2053人。官莊村先后獲得村莊黨的建造紅旗單位、江西省文明村鎮、景德鎮市文明村鎮、社會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
官莊村在文明村鎮創立作業中完成八個聯系,獲得明顯成效。文明村鎮建造與經濟建造相聯系,以豪德交易廣場為主,投入1600余萬元先后建成3萬平米的倉儲和基地街商鋪;文明村鎮與漂亮村莊相聯系,規劃建造小康示范村,實施“三個一致”一同在全村大抓環境建造;文明村鎮與鄉民日子相聯系,常常舉行大眾性活動,以及引證多種載體豐厚大眾日子;文明村鎮建造與支撐重點工程相聯系,配合工程建造,牢牢掌握全局,在全力支撐重點工程建造時完結自我開展;文明村鎮建造與特色作業相聯系,在創立活動中,官莊村加大教學事業的投入,出資資金興修小學教學大樓,教學環境得到充沛改進。加強黨建渠道建造,首先樹立村級黨建作業室,裝備了一批設備。首先開通了官莊村網站,樹立了一個文明、開放、便利、便利的對外窗口。;文明村鎮建造與基層安排建造相聯系,狠抓班子建造,立異黨建作業,加強十八大精力學習;文明村鎮與展開活動相聯系,建立學習雷鋒自愿服務隊,展開身邊好人榜以及文明信用戶評選活動;文明村鎮與綜合治理相聯系,全村組建了10人護村隊,進行全方位巡查,除此之外發起全村“天網工程”。
新村莊建造如火如荼
官莊村把村莊面貌改造提高作為“民心工程”、“美好工程”來抓,著力處理與鄉民出產、日子休戚相關的疑問。2013年新增美化面積3000平方米,其間鄉民家庭新增近1400平方米,美化院子變成時髦。每個新村莊建造點規劃500㎡文明休閑活動場所,供鄉民運用。
記者一行造訪到官莊華怡新村,村里家家戶戶都新蓋了房子,水泥路面通達每一家門前,居民都用上了潔凈便利的自來水,很多人家門口停放著小汽車,院子潔凈規整,樹木成行,老咱們走家串戶的圍坐在一同嘮家常,一派和樂的現象呈如今咱們眼前。
華怡新村現有74戶,276人,首要以花卉栽培、交通運輸、進企務工為首要經濟來源。該村自展開新村莊建造以來,全村74戶悉數用上了自來水,水沖廁所,改水、改廁均達100%。出資建造了村內村外水泥路達3000余米悉數硬化村莊路途。一同建筑完善了下水道1000余米。全村栽培桂花、小葉貞等樹木1000余株,房前屋后閑暇地上種上了花卉和草皮,美化面積達1600多千方米。村內主道兩旁安裝了路燈,既美化了環境又便利了鄉民。建造了文明宣揚欄、鄉民娛樂基地和籃球場,豐厚了鄉民文體日子。
“這兒的社會風氣一向都很好,村里加大了投入,修了路,還裝了路燈。干群連著心,農戶存在的艱難,村干部都能及時的了解和協助。當前我開了家燈具店,秉著誠信運營,生意一向不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妻賢子孝,小家調和了,咱們也就都調和了。”看見咱們采訪,鄉民陸華明激動的表達親身感觸。他現年42歲,當前在鄰近的豪德交易廣場開了一家五金燈具店,由于幾年來的誠信運營,被評為村里的“五好文明家庭”,2014年還榮耀的變成一名預備黨員。
鄉民日子變得越來越好
“如今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好了,官莊村馬路變寬了,路燈變亮了,黑夜跳廣場舞的鄉民都多了起來。還有教學、治安都變得越來越好了,就連鄉民的環保認識都增強了,如今日子在官莊村感受很溫馨,日子很調和?!编l民王光亮通知記者。
據了解,官莊村的經濟開展勢頭杰出,2014年完成社會總產值1.99億元,村團體創收500余萬元。開展后的官莊村,更多的是怎么反應鄉民,加大民生投入,不斷改進鄉民的日子條件,帶領鄉民一同發家致富。
當前,全村各組之間悉數鋪上水泥路,用上自來水,告別了舊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家家戶戶樹起了環保認識、花卉苗木進入尋常大眾家。除此之外,每個新村莊建造點都有休閑活動場所,設置大眾健身器材一套,體育藍球架,音響器材,一到黑夜鄉民就可以來跳舞鍛煉身體。
“為了豐厚咱們鄉民的業余日子,村里安排了龍燈隊,每年新年、元宵等重大節日,進行歡慶。每年重陽節安排白叟在一同聚餐。”一位鄉民說,官莊村還建立了學習雷鋒自愿服務隊,讓鄉民們都參加進來。在全村范圍內進行常態化的清潔大掃除活動,并發起全村鄉民去發現身邊好人。村里還會常常舉行農業技術培訓、比賽競答等各項活動,開闊視野,增加咱們的知識,2014年農人人均純收入達128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