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墻體廣告 專業人士提示:報班要防止“跟風”和“只看成果”兩大誤區
新學期經開端了,3月8日,記者了解到,不少家長在寒假時期現已給小孩報好了新學期的愛好班。有家長稱,小孩的班上每人上兩個愛好班是“標配”。專家提示,家長培育孩子的專長能夠了解,但給孩子報愛好班要防止“跟風”和“只看成果”兩大誤區。
苦惱
■孩子寫作文像記流水賬
“紅谷灘新區這邊有比較好的作文愛好班嗎?我小孩讀二年級,寫作文老是記流水賬,寫得很僵硬。”家長“嘉嘉媽”在“江南家長會”QQ群里咨 詢。“嘉嘉媽”說,她想給小孩報一個作文愛好班,教師領進門了,小孩就知道自個該怎樣寫了,平常再多讀些書,有了詞匯量今后,寫作就不是問題了。
“嘉嘉媽”說,為了小孩寫作文的工作,她沒少操心,“曾經小孩邊寫,我在一旁加些詞語、成語之類的。后來,讓他自個獨自完成,我不參加了,但他寫的作文老是沒有基地和主次,僅僅陳述,所以我想給他報個作文班。”
“作文班的教師需求學生每天許多閱覽”、“平常要抄一些好詞好句,最好要會背,背多了就是自個的了”、“我傳聞作文班不是很有用,不過也能夠去試試”、“畢竟是二年級的小朋友,不能需求太高啦”……愛好班論題總能引起家長的熱議,我們紛繁給“嘉嘉媽”出主意。
熱議
■每人兩個愛好班是標配?
“我小孩在幼兒園時只報了一個畫畫班,進了小學一年級今后,其他孩子能夠用英文和教師進行簡略交流,我的小孩老是跟不上,好頭疼呀。”家長 黃女士說,如今她給小孩報了英語愛好班,一個學期2000多元。“許多時候,家長給孩子報班都是被逼的,看到其他孩子這么優異,家長的壓力很大的。”黃女 士說。
“如今的小孩最少要懂一門樂器,不僅是學彈奏,更能培育孩子的品格和鑒賞力。”家長段女士說,她給女兒報了鋼琴班和小提琴班,其中小提琴是 一對一教學,兩個愛好班加起來一個學期要花6000多元,這在女兒班上只能算中等水平。“如果然計劃培育小孩,上訓練班是要花血本的。不過,如果愛好班報 得太多,小孩學起來會很費勁。”
“在我小孩班上,基本上每個同學都報了兩個訓練班,差不多是標配了。我覺得報兩個愛好班是能夠的,報多了壓力就太大了。” 家長萬女士說,她給小孩報了圍棋和素描愛好班,一是自個平常沒時間接送小孩上下學,二是讓孩子和小伙伴們一同在玩中學習,可能會學得非常好。
“我女兒學了古箏和游水,其他的班都停了,不想讓她太累。”家長“欣寶母親”說。
提示
■防止“跟風”和“只看成果”
南昌一所訓練機構的教學負責人李教師表明,爸爸媽媽期望發掘、培育孩子的專長能夠了解,但容易墮入兩大誤區。
首要,部分家長對孩子終究喜愛學啥、合適學啥并不明白,給孩子報愛好班時容易跟風。看到小孩班上其他同學某方面體現好,便也給自個的孩子報,這種情況下通常形成孩子被迫學習。
其次,只重成果,忽略過程。孩子學鋼琴,爸爸媽媽只關懷孩子學會了哪支曲子,孩子學珠心算,爸爸媽媽只關懷孩子算得是否快,這就給孩子形成了很大壓力,使孩子即使有前進也沒有成就感。
南師附小劉教師說,一些家長認為讓孩子上這個班那個班,規規矩矩坐在椅子上聽課才是真實的學習,忽略了日子中的教學。“親子活動很重要,多陪孩子爬爬山、逛逛書店,比報愛好班更利于孩子生長。”
文/記者廖濟堂 實習生付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