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聯系日趨嚴密 若獲批將加速江西省趕超腳步
江西南昌墻體廣告 3月6日,記者得悉,長沙擬聯合南昌、武漢、合肥等3個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一同向國家申報首個內陸跨區域自貿區。在這次全國人大會上,長沙市長胡衡華、長沙副市長何寄華等在湘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上述主張,并呼吁國家給予支持。
音訊 四市擬聯合申報跨省自貿區
6日,記者從有關部分得悉,在本年2月舉行的第三屆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談判會上,南昌、長沙、合肥、武漢四市書記、市長齊聚一堂,環繞 商場一體化、根底設施互聯互通、環境保護聯防聯治、工業協作、社會公共效勞共享等方面提出具體協作事項,并對一同申報首個內陸跨區域自貿區達成了共識。
根據共識,南昌、長沙、武漢、合肥同屬中部內陸區域,四市具有杰出的工業根底和工業協同性,經濟開展水平附近,社會文化趨同。跟著城市間合 刁難接機制不斷完善,區域間出資、交易、商場等要素活動日趨頻頻,公司協作、人員溝通日益密切,4座城市互聯互通初具雛形,具有了一同申報自貿區的根底和 條件。
在這次全國兩會時期,長沙市長胡衡華、長沙副市長何寄華等在湘全國人大代表提出,長沙擬聯合南昌、武漢、合肥等3個長江經濟帶中心城市,共 同向國家申報首個內陸跨區域自貿區。3月5日下午,安徽代表團全體會議后,合肥市長張慶軍也泄漏,合肥正在與武漢、長沙、南昌一同申報內陸首個自貿區。
現狀 長江中游“朋友圈”日趨嚴密
事實上,在提出一同申報首個內陸跨區域自貿區之前,南昌、長沙、武漢、合肥這個長江中游“朋友圈”的聯系就日趨嚴密。
2014年武漢市首先成立了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協作與開展的辦事機構,制定了《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建造近期作業關鍵》,會同其他3個省會城市,不斷拓展協作廣度,發掘協作深度,完善協作機制。
在交通物流范疇,四市一同打造長江中游區域通往歐洲的鐵路運輸大通道;在科技教育范疇,四市67所校園(幼兒園),組建了6個教育聯盟;在 衛生、旅行范疇,四市疾病防止操控的協作和溝通全部發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旅行開展整體規劃》完結編制,為區域旅行協作供給整體輔導。本年起,四地的 住宅公積金繳存還可異地互認。
本年2月,合肥談判會以后,4個兄弟城市在“互通互聯、聯防聯治、異地互認、相親相融和同城一體”等諸多方面,又邁出愈加堅實的一步。記者得悉,將來兩到三年以內,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將有望完成公交卡一卡通。
專家 建區域自貿區比單個更有優勢
據了解,胡衡華、何寄華等代表此番在主張中提出,當前內陸區域尚無自貿區,四城市一同申報跨區域自貿區,有利于凝集特征、躲避競爭,有利于四城市在中部區域興起和長江經濟帶建造中擔任更重要人物,打造內陸敞開開展新高地。
記者整理發現,贛鄂湘皖四省此前都表達過單獨申報自貿區的志愿。即使本年的當地自貿區申報有所降溫,湖北依然把申報武漢自貿區,寫進了2015年的政府作業報告。
早在2013年11月,江西省初次提出申報建立“昌九自貿區”。上一年,江西省又提出了除昌九自貿區外的另一個計劃,即建立贛南自貿區。
不過,在南昌大學我國中部經濟社會開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尹繼東看來,策劃江西自個的自貿區與聯合申報跨區域自貿區并不矛盾。“當前各地都在爭 取自貿區,濱海已經有了,中部城市很有期望鄙人一批鋒芒畢露;但由于自貿區的數量不會有許多,從區域建顯然比單個成功率更高也更有優勢,因為這對全部中部 都是好事情。”
機緣 若獲批將加大江西省趕超腳步
假如首個內陸跨區域自貿區成功獲批,對全部長江經濟帶而言,會帶來哪些機緣?
胡衡華、何寄華等人提出的主張以為,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建造首個內陸跨區域自貿區,有利于打破行政區劃邊界和商場壁壘,推進商場要素自在流 動,培養和完善統一的要素商場;有利于推進區域通關協作,推動通關一體化建造。還有利于長江中游城市群加速工業集聚,建造世界級工業集群,完成立異驅動, 習慣經濟開展新常態。
對江西省而言,自貿區最大的優勢即是能夠拉近江西追趕其他興旺省份的腳步。
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以為,跨省自貿區一旦運轉,江西省工業速度肯定會加速。“自貿區內,對外經濟的一些妨礙等就少了許多。”麻智輝 說,一旦妨礙少了,出資和交易能夠自在活動,江西的開展環境跟濱海就沒有差異,而相對于濱海城市,江西這邊的勞動力本錢更低,具有更大的國內和國際商場, 那么公司就會覺得有利可圖,自然就會來到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