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墻體廣告 據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李延霞 王研) 著名的“溜索醫師”、全國人大代表鄧前堆本年帶來了兩份關于村醫的主張:處理農村醫師養老疑問、制定合適農村醫師的政策法規。
“這是我接連第3年主張處理村醫的身份、待遇和養老疑問。”鄧前堆說。農村醫師是一支具有中國特色、數量龐大的農村底層醫療效勞部隊。他們長時間扎根農村,行走在田間地埂上,為8億農人供給根本的醫療效勞。
“但這個集體當前面對從業環境差、收入待遇低、養老沒保證等疑問,導致農村衛生人才非常缺少。”鄧前堆說。
他通知記者,如今農村醫師的待遇盡管比曾經好多了,但整體仍是較低。“2010年擺布我的薪酬是每月154元。如今固定補助有600元,再加上多勞多得部分,共有1300元。但比起外出打工每月能賺三四千元,這點收入對年輕人沒什么吸引力。”
相同來自云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方連英也是一名農村醫師,每月收入只有700多元。因為村子人少,治病的就少,收入就更低。
除了薪酬待遇疑問,年屆半百的鄧前堆、方連英愈加關懷的是養老疑問。方連英通知記者,她地點縣有300多名農村醫師,平均年齡50歲以上,都面對“干不動了”的疑問。但農村醫師工作一輩子,離崗以后卻享受不了應有的待遇。
因為養老保證不足,年輕農村醫師無法安心扎根農村而流失嚴峻,年邁農村醫師因無日子保證而不肯退出,退崗農村醫師則面對日子無著落的境況。方連英說:“期望有關部門能處理農村醫師養老疑問,讓我們沒有后顧之憂。”
鄧前堆、方連英主張,樹立農村醫師養老保險機制,將農村醫師歸入社會保險系統,可參照公司職工根本養老保險方法,所需經費由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農村醫師按一定份額共同分管。一起在醫療體制改革中,將農村醫師歸入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編制,統一管理。
全國人大代表、泰山市中心醫院院長劉君表明, 底層醫院留不住人確實是普遍現象。“如今底層醫院的硬件沒疑問,缺的即是人才。鄉鎮一級的醫院,本科畢業的人才留不住,待遇低是主要原因。”劉君說,要通 過政策歪斜,添加底層醫療崗位的吸引力。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人均根本公共衛生效勞經費補助規范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悉數用于付出村醫的根本公共衛生 效勞。“這說明國家現已關注到這個集體,相信疑問會逐漸得到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