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報道 >>開在社區的金融店鋪日漸增多 你敢把錢交給打理嗎?
開在社區的金融店鋪日漸增多 你敢把錢交給打理嗎?
- 良心做事 誠信待客 專心服務
- 掃一掃
加好友
2015年04月08日 10:04
相關案例:
本文標簽:
浙江墻體廣告
浙江墻體廣告從去年下半年開端,杭州街頭上連續出現了十余家“社區金融效勞基地”,散布在多個小區。它們歸于同一家公司——浙江聯合中小公司控股集團。
開始,“社區金融效勞基地”只做便民效勞,浙江墻體廣告處理各類充值事務、署理出售銀行理財商品等。
今年春節后,它們推出了自個的商品“轉貸基金”:門檻3萬元,收益遠高于銀行理財商品。
不少看到商品宣揚的小區居民打進本報熱線征詢。他們最關懷兩個疑問:一是商品究竟有沒有政府支撐?另一個則是,“轉貸基金”這種出資新品種靠不靠譜?
現場
網點社區化特征顯著
“社區金融效勞基地”孩兒巷網點,緊挨著長命橋小學孩兒巷校區,接送孩子的爸爸媽媽和老人在它門前來來往往。
上周,當本報記者來到這家網點征詢時,工作人員表明商品已脫銷。
不過,寫著商品收益的小黑板還放在門口,顯示著如下信息:商品名稱為“聯合壹號-浙江中小公司轉貸理財”;出資金額起步3萬元,上至500萬元封頂;出資期限從3個月至12個月不等;商品收益遠高于銀行理財商品,比方,3萬元投3個月的年化收益為7%。
關于商品的可靠性,店內的工作人員反復強調,“咱們公司是在浙江省經信委指導下樹立的”,并且和杭州某銀行簽了協作協議。至于更多的商品細節,他們主張記者去公司總部征詢。
所以,記者前往“社區金融效勞基地”位于杭州市環城北路“環北銀座”的總部。大廈一樓大門外掛著一塊“浙江省中小公司融資效勞示范區”的牌子。
“社區金融效勞基地”總部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商品出資對象為轉貸事務。“中小公司想要向銀行續貸,有必要先還上已借借款。可是資金一時周轉不過來,咱們就先幫他們轉貸墊資,收取墊資時期的利息,每天(收費)是1‰到1.5‰。”
他透露,“這次發行規劃一共有5000多萬元,在十余家社區金融網點中選了3家出售,就賣了1000萬元,商品賣得很快。”
調查
政府鼓舞的轉貸事務,有必要合規合法
浙江省中小公司效勞基地:
轉貸墊資在民間普遍存在:中小公司向銀行借貸的錢到期要還,但公司資金一時周轉困難無法準時還上,就向第三方組織借錢墊資先還,以此取得銀行續貸資歷。
浙江省中小公司效勞基地是浙江省經信委部屬組織之一。該基地有關負責人坦言,“(民間)轉貸一向存在,并且利息很高,本來即是高利貸。假如直接由社會資本跟公司對接,危險會很高。”
但一起,他表明,轉貸資金能在必定程度上緩解中小公司融資難疑問,從這點來說,對中小公司而言是功德。
據了解,這兩年政府在“收編”標準轉貸事務,期望將游走在灰色地帶的“民間轉貸”,逐步標準為在特定范圍內答應的金融立異嘗試。
“各地政府都在介入和諧,期望能為處理中小公司的融資難題推出金融立異商品。比方,杭州市經信委就曾出資上千萬元與公司協作‘轉貸’。不過,浙江省經信委并沒有資金參加其間。可是,咱們支撐公司做轉貸,一方面由于中小公司有需要,另一方面有組織能提供這樣的效勞。”這位負責人表明。
他說,這也是樹立浙江中小公司融資效勞示范區的初衷之一。“示范區是為鼓舞融資立異而設,現已樹立兩年多,當前入駐的公司有十余家,均為類金融效勞。”
未經答應,不能以政府名義作宣揚
浙江聯合中小公司控股集團能入駐浙江中小公司融資效勞示范區,也是由于“有金融立異動力在”。
在該公司官網主頁的奪目處,本報記者看到了“浙江省經信委指導下樹立的金融效勞渠道”的宣揚字樣。
對此,浙江省中小公司效勞基地有關負責人表明,“最近也接到不少征詢這事的電話。這家是咱們浙江中小公司融資效勞示范區入駐公司之一,但這并不表明能夠在展開事務過程中,以浙江省經信委及浙江省中小公司效勞基地為事務協作伙伴或指導單位名義進行對外宣揚。這樣宣揚會對民眾形成誤導。不久前,咱們已經在園區內下發文件,要求園內(公司)不行這樣宣揚。”
據浙江省中小公司效勞基地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政府認可的轉貸首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政府直接出資,比方杭州市經信委拿出了上千萬元資金參加轉貸;還有一種則是政府認可某一金融渠道來做此事,一起給予該公司批文,贊同其與銀行協作建立轉貸基金。
“后一種做法能夠降低公司融資本錢,并且和銀行專屬協作,能信用對稱,降低危險,這是極好的金融立異。”他表明。
在采訪中,浙江聯合中小公司控股集團董事長周穎對本報記者表明,公司有浙江省經信委下發的函,托付其公司與杭州某銀行協作展開轉貸事務。
對此,浙江省中小公司效勞基地有關負責人則回答,“咱們并沒有給他們公司發過函,他們的確有過請求,但到當前為止咱們還沒有贊同。”
轉貸項目不行以揭露征集資金
在這位有關負責人看來,不管哪種轉貸項目,都有一條“高壓線”——不行以揭露征集。
“轉貸資金不答應揭露征集,有必要是用自有資金做,或許向特定對象在特定范圍內征集。這樣出了危險由自個承當,不會延伸而發生社會不良反應。假如揭露征集資金,一旦出了危險,就會觸及民眾。”浙江省中小公司效勞基地有關負責人表明。
他看來,在小區內宣揚征集就算是開放性揭露征集。
“在公司建立之時,有關方面的確說過,轉貸資金來源原則上為自有資金,不得揭露征集。”周穎供認。
不過,他以為,“咱們的轉貸基金歸于現金流商品,類似于公司債。”在他的了解中,揭露征集意指將轉貸事務與公眾直接對接,假如將轉貸項目全體打包成理財商品,就不算是揭露征集。
省證券業協會:
轉貸基金不算私募基金領域
在浙江省工商局網站,記者查到浙江聯合中小公司控股集團的注冊信息。該公司注冊于2014年,經營范圍為通常經營項目,包含“出資處理,財物處理,出資征詢,財務征詢,公司處理征詢,經濟信息征詢,訓練效勞(不含辦訓練班),接受金融組織托付從事技能外包、金融事務流程外包,實業出資,會議效勞,技能推廣效勞,軟件開發、技能征詢,貴金屬的出售”。
“社區金融效勞基地”工作人員在介紹中還提及,公司已拿到私募基金車牌。
在中國證券出資基金業協會官網“私募基金處理人公示”中,記者的確查到了這家公司的信息,其處理基金首要類別為“股權出資基金”。
那么,有私募車牌是不是就能夠做轉貸基金?
“并不是說拿到私募基金車牌,一切的商品就都能夠往這兒裝。在我看來,轉貸基金并不算是私募基金領域。”浙江省證券業協會一位有關負責人表明。
并且,在規則中,私募基金公司所推的每款基金都有必要存案。但中國證券出資基金協會官網上,并沒有這家公司的商品存案信息。
對此,周穎則表明,當前正在存案請求中。
銀行業人士:
一紙許諾函并非沒有危險
“咱們的轉貸基金與杭州某銀行總行簽署了戰略協作協議,其部屬支行均為協作單位,商品危險極低。”周穎向本報記者表明。
在浙江聯合中小公司控股集團總部,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與該銀行簽定的戰略協作協議PDF版。
周穎介紹,續貸的客戶由銀行推薦,并且,浙江聯合中小公司控股集團只要在拿到銀行出具的續貸許諾函后,才會給中小公司處理轉貸。在這一過程中,銀行做了第一道把關,只要契合銀行續貸天資的才會給許諾函,公司再做第二道危險評估。
他還說,為防公司挪用資金,轉貸和放貸資金都不直接經借款公司之手。“客戶還款賬戶、銀行放貸賬戶以及基金征集賬戶分別是三個不一樣的專屬賬戶。”
和銀行協作,是不是就沒有危險了?
對此,某商業銀行分行副行長對記者表明,“在銀監局的規則中,銀行是不行以直接做轉貸事務的,所以會挑選和第三方渠道協作。對第三方來說,與銀行協作,對外可增加公信力。對銀行來說,與第三方協作最首要的目的是為了降低不良借款率,低危險地回收借款。”
在她看來,一紙許諾函并不能降低危險。“銀行許諾放貸,又會多長時間貸給你?戰略協作協議中,銀行是不會給出放貸期限許諾的。實際中,拖上一年半載再放貸的狀況很多存在,這對公司來說,轉貸利息的本錢壓力就會很大。”
并且,“給了許諾函不放貸的狀況很多存在”。她坦言,“開始,銀行是想貸的,但假如銀行的放貸資金嚴重,隨時可能回收借款。當前,全部金融環境并不達觀,銀行借款嚴重。銀行是不是有錢放貸,取決于吸存能力,但現在,銀行的吸存難度增大,存款份額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