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米納斯州一家農場的工人正在加工馬鈴薯。
本報記者 王海林攝
安徽農村墻體廣告 坐落巴西東南部的米納斯州出產了巴西1/3的馬鈴薯,居各州首位,而米納斯州的大多數農場會集在烏貝拉巴市的周圍。烏貝拉巴是一個人員只要30多萬的中小城市,記者從烏貝拉巴驅車40分鐘就來到了太陽農場,見到了該農場的承攬人之一塔茲。
塔茲看上去四十歲出面,身著淡藍色休閑襯衣,藍色牛仔褲,表面英俊,乍一看不像是一位農人。但巴西出名大學農學專業結業的塔茲,是一位地道的巴西現代農人。巴西米納斯州農業技術與開展公司負責人托馬斯對本報記者說,跟著農業技術的進步,曾經家庭作坊式的農場在巴西逐漸削減,而具備領先農業技術的專業人員承攬的農場數量正在不斷增多。
以塔茲為例,他在巴西米納斯州及圣保羅州的農場均承攬有土地。僅在坐落烏貝拉巴市鄰近的太陽農場,塔茲就承攬了680公頃土地,栽培了馬鈴薯、大豆、黑豆、玉米等農作物。其間馬鈴薯的栽培面積就達到了430公頃。塔茲大多數時刻需求親身管理土地,每天都要到農場繞上幾圈,農忙收成時節他也會雇人幫他一同收割。而據塔茲介紹,當前巴西像他這樣的現代農人,不在少數。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十分領先的農業灌溉系統,規整地擺放在田地中。在毛毛細雨中,塔茲站在一排排規整的馬鈴薯麥苗前敘述自個的創業故事。塔茲說,在巴西,農人實在不好當,前期投入成本相當大,后期也承擔著不小的危險。以他承攬的土地為例,從栽培馬鈴薯到老練,共需求噴藥12次,一次需求花費1.2萬雷亞爾(1雷亞爾約合2.3671元人民幣),僅噴藥一項的年花費就在14.4萬雷亞爾。此外,承攬費用也十分高昂,僅栽培馬鈴薯的430公頃土地,每年需求交納給農場主的承攬費用就有68.8萬雷亞爾。據塔茲介紹,他每年的毛贏利是900萬雷亞爾,但刨去承攬費用、出產運送、農藥噴灑、收割采摘等各項費用,他每年僅能賺得20萬雷亞爾擺布,所得不是格外多。
談到為何用大多數土地栽培馬鈴薯,塔茲奧秘地笑了,他說這但是他掙錢的最大“法寶”。在記者的詢問下,塔茲揭開了大面積栽培馬鈴薯的秘密,因為巴西民眾的馬鈴薯消耗量相對較大,巴西馬鈴薯基本不對外出口,在巴西本國就可以花費掉。巴西人對馬鈴薯甚為喜歡,在巴西的餐廳以及普通人家的餐桌上,隨處可見馬鈴薯泥、煮馬鈴薯、馬鈴薯沙拉以及炸薯條等各種馬鈴薯成品。
據托馬斯介紹,巴西馬鈴薯的報價主要由巴西商場的供求狀況決定。因而因為氣候等緣由,馬鈴薯的報價起浮也相對較大,栽培馬鈴薯也簡單取得高贏利。年景好的時分,僅馬鈴薯一項就可以讓塔茲的收入翻番。不過高贏利也意味著高危險,萬一某年馬鈴薯報價大跌,他就會損失慘重。塔茲自己就向記者訴苦道,2013年頭他收成的馬鈴薯終究僅賣到8—10雷亞爾一袋,每袋為50千克,與他栽培馬鈴薯時預估的28雷亞爾每袋,相差甚遠,他也因而叫苦連天。也正是為了躲避很多栽培馬鈴薯帶來的危險,塔茲在一部分土地上栽培了玉米等農作物。談到本年的馬鈴薯行情,塔茲就達觀了很多,馬鈴薯報價現已漲到了60雷亞爾每袋。塔茲興奮地說,假如本年收益好,他計劃去歐洲旅行,今后也希望到我國等亞洲國家去轉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