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機場城市大會(亞太)在成都開幕
成都將步入國內航空城“第一方陣”
14日上午,2015世界機場城市大會(亞太)在成都正式開幕。大會現場,最快將于年底開工的成都新機場,被國家民航局副局長周來振多次點贊——“成都正在以勃勃的生機,良好的發展態勢,從西安、重慶、昆明、武漢等機場中脫穎而出,不久的將來,就能成為與北上廣并肩的第一方陣航空城。”
成都打造“航空大都市”的機遇與挑戰在哪?臨空經濟與“一帶一路”戰略如何對接?“一市兩場”將為成都帶來怎樣的暢想空間?……大會上,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的領導、全球知名機場的大腕紛紛為成都支招。
周來振說,世界機場城市大會繼2010年在北京成功舉辦后,第二次移師中國,選擇成都,一方面表明了全球業界對中國臨空經濟和航空大都市發展的濃厚興趣和普遍共識;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西部,尤其是成都,作為未來臨空經濟發展新藍海的強大引力和巨大潛力。
在昨日舉行的2015世界機場城市大會(亞太)上,四川機場集團總經理潘剛軍帶來了成都新機場的規劃藍圖。
潘剛軍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如果一切順暢,成都新機場年底就可以開工,應該在2019年建好。新機場定位為中國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2020年新機場建成投用時旅客吞吐量將達2500-3000萬人次,貨郵35萬噸,2025年將達4000萬人次,貨郵70萬噸,這為未來航空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國際航線 年底計劃開通成都到巴黎直航航線
難得有如此多國內外貴賓齊聚一堂,潘剛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打廣告”的好機會。他說,成都離歐洲、非洲都比較接近,目前成都機場已經擁有四條到歐洲的直航航線,歐洲航點包括: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倫敦、俄羅斯。
昨日,潘剛軍在現場公布:“我們現在正極力爭取開通成都到巴黎的直飛航線,預計開航時間在今年年底。與此同時,非洲航線也在積極推動中。除了今年7月份成都直飛毛里求斯從包機變定期直航航線外,開通成都到南非約翰內斯堡的直航航線將是接下來的攻關重點。根據計劃,到2020年,成都的國際客貨運定期直航航線將超過50條。”
臨空經濟產業格局將逐漸形成
世界機場城市大會關注著全球機場城市的發展,那么成都新機場的臨空產業將如何布局發展,便成為昨日會議繞不開的話題。
潘剛軍介紹,早在1992年,成都市就依托雙流機場設立了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目前,一個以雙流機場為圓心的“三圈層”臨空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而成都新機場的建設,將為臨空經濟和航空城的發展提供了寶貴機遇。”潘剛軍說,首先,2020年新機場建成投用時旅客吞吐量將達2500-3000萬人次,貨郵35萬噸,2025年將達4000萬人次,貨郵70萬噸,這為未來航空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打造“航空城” 沿線30公里范圍內建設大型航空城
從規劃藍圖來看,成都新機場不再只有跑道和航站樓,而是從跑道往外延伸,形成城市綜合體、城市經濟群。
以機場為圓心向外延伸3公里左右范圍將建設“小型機場城”。主要規劃和建設:酒店、辦公樓、停車場(樓)、餐飲、大型購物中心、銀行、免稅店、會議及展覽中心、文化和娛樂設施、休閑及康樂場地、醫療和保健機構、飛機維護和維修、物流配送、保稅區、經濟特區及保稅倉庫等。
在機場周邊15公里及機場走廊沿線30多公里范圍,將打造大型航空城,布局產業、生活設施等。
對話
成都新機場,將以國際航線為主
雙流機場,發展國內航線
四川機場集團總經理潘剛軍接受采訪
成都新機場建成后,成都將成為北京、上海之后,我國第三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而建成后的成都新機場與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功能將如何區分呢?在昨天的大會現場,四川機場集團總經理潘剛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華西都市報:“一市兩場”如何分工協作?潘剛軍:成都新機場定位為中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主要含義有三:一是成為與北京、上海、廣州遙相呼應,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中國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二是成為中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國際空中門戶,成為國際客貨西進東出、東進西出、西進西出中國大陸的重要中轉站。三是成為驅動成渝經濟區、天府新區發展和再造一個“產業成都”的重要引擎。因此新機場主要體現國際性,以國際航線為主,另外則是要吸引對時間不敏感,然而對價格比較敏感的旅客。雙流機場則發展國內點對點的航線。
華西都市報:如果兩個機場一個主外,一個主內,那么兩個機場相差50公里的路程怎么去克服?
潘剛軍:只有積極發展地面交通,成都市正在建造軌道交通,但是仍沒有從新機場到舊機場的直接通道。至于貨物運輸,航空貨運大多是客艙貨。從目前的規劃來看,兩個機場都有貨物的功能,但是主體以雙流機場為主,我們的產業開發區在南邊和西邊,不可能運到東邊去。
華西都市報:建設雙機場是否勢在必行?潘剛軍:雙機場運營雖然有困難,但是必須去克服。國際化的大都市都有設置雙機場,比如倫敦、巴黎、上海、紐約等,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而且目前是成都建設新機場的最佳時機。虹橋機場在900萬客流吞吐量時,修建了浦東機場,雙流機場則是在3770萬旅客吞吐量時開始建設第二機場,建成后雙流機場的客流量大概在6000萬的水平,因此修建新機場勢在必行。此外,現在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都比較便宜,所以說這是修建新機場的絕佳時機,同時以后的十年也是四川機場集團發展最重要的時間。
數據
遠期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
成都新機場位于成都市東南方向的簡陽市,場址離成都市中心直線距離為51.5公里,與雙流機場相距50公里。
總體規劃按照滿足遠期9000萬人次年旅客吞吐量設計,終端規劃建設“四縱兩橫”共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約為126萬平方米,總用地面積約為52平方公里。
為將成都新機場建成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將規劃建設“一高、兩快、兩鐵”集散系統。在財務數據方面,成都新機場項目總投資692億元,其中機場工程475億元,航空公司基地工程174億元,空管和航油等配套工程43億元。
眾議
“修建新機場定位一定要清晰,一般城市并沒有機會修建兩個機場,成都既然有這么好的運氣,一定要好好把握。”——埃德蒙頓國際機場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湯姆·魯斯
“已經聽說過成都到巴黎直航航線即將開通的好消息,一定會給兩地帶來經濟效益。巴黎機場集團下屬子公司adpi,正在競標成都新機場建設,希望有所斬獲。”
——法國巴黎機場地區可持續發展聯盟董事會成員伊麗莎白
“當前國家出臺了‘一帶一路’戰略,成都可以西部門戶的地理位置優勢,搶抓口岸機遇,積極申請內陸自貿區。一旦用好自貿區口岸,再加上‘一市兩場’的聯通性,成都將吸引到更多要素和資源來配置。”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曹允春
鏈接
雙流機場榮升“中國第四大機場”
昨日,潘剛軍笑著說,成都對于“航空第四城”的稱號相當有底氣。“其實,如果按照機場客運吞吐量的排名的話,成都雙流機場僅次于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云機場,以及上海虹橋機場,排名全國第五。但是從2015年1月起,成都雙流機場旅客吞吐量每月均超越上海虹橋機場,截至4月底,共計超越虹橋機場86.7萬人次。”
由此,成都將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航空第四城”,而成都雙流機場也已躍升為中國內地第四大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