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牡丹江墻體廣告發布 “別再捐助我了,省下來的錢物去協助比我更艱難的人吧。”日前,牡丹江市三道關鎮豐盈村陳寶蓮宣布這樣的呼聲。85歲的陳寶蓮照顧癱瘓兒子22年,她的窘困日子被本地媒體報道后,社會愛心人士紛繁為她捐款捐物。十多天的時刻,收到的善款和物品能夠確保接下來的日常日子,她便呼吁咱們捐款給他人。
自從2013年創立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像陳寶蓮和愛心人士這樣的正能量,在牡丹江這片膏壤不斷傳遞。
“四大品牌”活動進步城市品質
創立文明城,文明素養進步勢在必行,牡丹江市以繼續展開“四項品牌活動”為活動載體: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六項引領”舉動、優化社會公共效勞的“萬人評百科”活動、深化安全創立的三大社會治安專項舉動、進步城市管理標準的“三六三”建造工程。
跟著“四項品牌活動”的展開,牡丹江的文明素養顯著進步,城市品質煥發新的光榮。
曩昔,牡丹江很多不文明出行、過馬路闖紅燈等亂象屢禁不止。創立文明城后,牡市展開“文明交通自愿效勞周”活動,歷時20周,205個文明單位、72個市直機關單位、84個社區的2000余名自愿者,在公交站點、路口為市民出行進行引導和勸止,對闖紅燈者、翻越馬路護欄等不文明表象給予電視曝光。漸漸地,人們文明出行變成自覺行動。出租車司機李師傅對此深有體會:“新交規頒布以來,機動車上道很守規矩,但行人亂走讓人頭疼,現在行人也很守規矩,城市這樣管多好。”
牡丹江的城市管理,上一年上了一個新臺階。在全國首創“一隊式”綜合執法,新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支隊包含城管局和規劃局、國土資源局、水務局、環保局、建造局、交通局、工商局的派駐人員,經過聯合辦案、聯檢、聯巡,使市區市容市貌和街路秩序有了顯著改變。
假如問,牡丹江這兩年顯著多了啥?很多人會通知你,是濃濃的人情味和連綿不斷的愛心奉獻。燙壞的貧困嬰兒收到20多萬善款得到妥善治療,和空巢白叟結對上門幫扶,把捐款送到寒門學子手中鼓舞好好學習……牡丹江愛的熱流不斷會聚。
城鄉環境整治打造美麗宜居家鄉
近幾年,牡丹江市城市建造腳步顯著加速,目前已根本消除了市中心城區占地5000平方米以上的棚戶區,比較而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起的老舊小區卻“病況頻發”。為此,牡丹江提出“絕不讓舊住宅區變成被忘記的旮旯”,創城舉動展開以來,兩年間共投入7.6億元改造280個老舊小區,惠及20萬市民。“老舊小區改造處理了排水管網破損、馬葫蘆化糞池阻塞、房頂漏雨等困惑多年的難題,舊貌換新顏讓人心里舒坦!”大眾紛繁點贊。
“晚上去公園散個步,一天的勞累都揮散了。”市民李先生習氣每天去北山公園走走。2013年,牡丹江新建、改建“十大公園”建造完工,不只進步了城市形象,更為市民拓荒環境美麗、設備完全的休閑去向。與此同時,張文政配偶和100多名自愿者在公園里有了新的作業做:自備廢物袋把廢物撿回廢物箱,把損壞的護欄修一修,看到被風吹歪的小樹花草扶一扶……“創立文明城,日子在這里的每一位市民都是受益者,保護它是咱們義無反顧的職責。”邊漫步邊拾路旁邊廢物的張文政說道。
此外,創立文明城時期,牡丹江施行了“三溪一河”綜合治理工程,清淤、護坡、鋪路、美化、截污、引水,曩昔的“龍須溝”變成了現在的景象帶;創立重心下移,向鄉村拓寬和延伸,著力構建“1核5城18鎮100區”城鎮化格局,影響和股動農人日子方式改變和城鄉文明指數全體進步。
“五城同創”敞開文明創立新征途
今年2月28日,在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命名贊譽中,牡丹江變成提名資歷城市。
作為提名城市,牡丹江市站在新起點踏上了創立全國文明城市的新征途,他們將舉全市之力打響“三年攻堅戰”,力爭2017年進入“全國文明城市”隊伍。為了使創立更富成效,該市將以創立全國文明城市為牽動,與國家衛生城、國家鄉林城、國家環保模范城、全國安全建造優異城市“五城同創”統籌創立,相互促進,全體加速城市開展。
從展開新一輪創城活動伊始,牡丹江市就健全完善了組織領導、層級擔任、宣傳教育、測評查核、職責獎懲等多項作業推進機制和督導檢查、疑問反應、測評通報、專項調度等卓有成效的作業制度,確保創城各項作業不時有人管、事事有人辦、件件有著落。“創城作業要以常態化考評促整改,以長效化機制促進步,使文明創立厚實有用。”牡丹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閆巖說。
現在,城市文明開展的新篇章正在牡丹江大地上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