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建分社-福建新聞網報導
福建新聞網福州5月19日電 (林春茵)在福建自貿實驗區掛牌“滿月”之際,平潭片區19日迎來7輛臺灣小轎車首發入境。這標志著“臺車入閩”通道悉數打通,并進入常態化運轉。
福建墻標廣告發布 19日上午11時45分,從臺北港駛來的“麗娜輪”慢慢靠泊平潭澳前客滾碼頭。隨后,7輛由臺灣駕馭員駕馭的臺灣車牌小轎車魚貫駛出船艙,登上平潭口岸,經過為其“定制”的查驗檢疫轎車消毒通道“沐浴”后,泊入車輛查驗通道。
經過對比車型、車牌,駕馭員承受健康查驗、帶著物檢測、內地交規訓練,這批臺灣小轎車悉數領到“暫時入境車牌”和“暫時駕照”,以及一份太平洋財產穩妥贈送的20萬元人民幣保額保單。
此批轎車車主都上任于臺灣華岡集團,該集團與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聯手運營包含“麗娜輪”、“海峽號”在內的兩岸航線。臺灣華岡集團總經理鄭國通知中新社記者,此番員工到平潭進行商務考察,只申請了入境3天,而慣例一次可申請入境3個月,最長可延長9個月。
平潭至臺北、臺中和新竹等城市直線間隔缺乏100海里,近來的只要68海里。平潭至臺灣本島的海上直航航線為臺車入閩帶來先天優勢。有關人士稱,臺車入閩常態化后,在閩出資、工作、日子以及旅行的臺灣同胞能夠駕馭自有車輛,經過平潭口岸自在方便地進出兩岸。
“我7點15分從臺北的家出門,8點從臺北港動身,11點45分上岸,通關還不到半小時,這是兩岸來往最便捷的方法。”鄭國表明,臺車入閩常態化為兩岸人民經貿互往供給更多出行挑選,使兩岸客商來往、物流貨運更為便當。
當前,申請入閩的臺車需提早5天向平潭口岸提出申請,批閱流程對比平順。臺灣華岡集團華泓世界運送股份有限公司亞洲線業務經理林國才表明,期望臺車入閩常態化后,能優化批閱流,削減環節,“等待早日帶著一家自駕游”。
平潭歸納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林江鈴表明,為使臺車入閩步入常態運轉,平潭出臺辦理辦法,探究處理了通關擔保、車牌辦理、車輛穩妥等難題,建立“提早存案、疾速驗放”的運轉形式,未來還將推進兩岸駕馭證互認、準駕區域拓寬等準則立異。
臺車入閩是平潭歸納實驗區重推的項目,也是福建自貿實驗區平潭片區的要點實驗項目,上一年以來已獲得個案打破。2014年4月11日,臺灣進香團車輛換牌入閩;本年4月16日,兩部臺灣卡車入閩;至此番臺車登入,臺車入閩步入常態化運轉軌跡。
當前,閩臺注冊廈門—金門、泉州—金門、馬尾—馬祖等“小三通”航線,“中遠之星”、“海峽號”、“麗娜輪”安穩運營閩臺海上直航客滾航線。數據顯現,2014年閩臺海上客運打破170萬人次,創前史新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