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墻體廣告制作 近日,一個名為《云南最大的本土零售天順超市全部關店》的帖子引爆了云南的商超界。該帖子顯示:“5月14日天順超市楚雄開發區店、永仁店遭遇楚雄本地供應商哄搶貨物,甚至設備也被搶空。
次日天順超市關閉了除西雙版納外的所有門店,截至5月16日全部門店關閉。昨日開設在貴州興義市的門店也遭遇哄搶。”
據本報記者從一位供應商代表處了解到,5月20日上午,供應商代表已與云南天順商業連鎖有限責任公司(下文簡稱“天順”)負責人以及律師代表團進行了商議,但因天順拿不出錢,未能就具體解決辦法達成一致。接下來,將委托律師團對天順所有資產進行核查,其工作推進情況進度表,將于5月21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對所有供貨商公布。
然而,昨天下午本報記者從該供應商代表處了解到,事件仍然沒有實質性進展,“據說天順老總因病住院了”。這位供貨商希望所有供貨商冷靜對待,畢竟大家都有很多血汗錢在其中,像他就有幾十萬的貨款尚未付清,這是多年經營的血汗錢,何況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同時他呼吁各州市供貨商組織選代表,參與到代表小組共同協商處理中。
楚雄店租賃到期引發關店潮
天順公司相關負責人將40家門店歇業的原因歸結于:由于天順超市楚雄開發區店的房屋租賃合同到期,房東要求在8月31日前交回房屋,引起楚雄本地供應商的擔憂,5月14日夜間,先后發生他們到楚雄開發區店、永仁店哄搶商品的事件。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在其他店面發生,故而從5月15日起,40家超市全部歇業。
據了解,2015年3月份,昆明經開區在昆明南壩人力資源市場開展“春風行動”大型系列招聘活動,天順也曾前往招聘。據現場天順招聘人員介紹,由于公司招聘的員工流動性較大,近幾年來均通過年后的“春風行動”招聘員工,基本能夠解決公司的用人需求。
就在這場正常招聘之后的兩個月,天順迎來了連鎖關店潮。
《云南最大的本土零售天順超市全部關店》的帖子,天順相關負責人并沒有否認,但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過程中表示,這些帖子主要是供貨商為了討要貨款而發布的,情況基本屬實,但也含有夸張的元素。
從本報記者搜索到的帖子信息來看,這樣的關店潮波及全省甚至其所有門店。源自瑞麗的一個帖子這樣寫道:“有細心的瑞麗市民發現,自5月5日下午開始,瑞麗天順超市已經停止營業,而入駐超市的商戶也無故被停業,該超市沒有告知具體營業時間,造成一心堂、佐丹奴、稻草人、六六福珠寶等10余家入駐商戶受到嚴重影響。”
“這便是商超界典型多米諾骨牌效應,往往一家超市出現問題,就可能波及其他的連鎖超市。”云南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會出現類似的問題,這直接表明沒有出問題的超市可能和出了問題的超市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或者是經營不暢而沒有及時將貨款支付給供應商。”
租賃出現問題之前也有過
事實上,天順的關店不只是5月15日的統一行動,本月初在蒙自也出現過。
本報記者近日曾前往蒙自天順超市,只見大門上貼著一塊內容為“2015年5月4日起升級重裝改造,敬請期待”的告示,超市大門旁邊的辦公區門也是鎖著的,透過超市后門的鋼化玻璃,記者看到里面的貨物已被清空,只有貨架還擺著,里面空無一人,工作人員早已撤出。
“在5月4日那天,部分供貨商就聽到消息說天順超市要關閉,就趕到超市對自己的貨物進行了清點,并且當天去的供貨商要到了一部分款項,而天順超市也就從5月4日那天開始結束了營業。”蒙自一位供貨商說。
在談及蒙自天順超市時,天順相關負責人表示,蒙自店關門的原因和楚雄開發區店遭遇如出一轍,也是由于租賃到期。似乎,租賃是阻礙天順發展的攔路虎。
本報記者在云南省高級法院官網上看到一份和天順有關、提交日期是2015年1月23日的民事判決書。據該判決書顯示,該起官司圍繞的糾紛是在昭通發生的租賃合同糾紛。該判決書顯示:原告勝訴,被告天順敗訴。
云南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從商超的經營成本來看,其本包括場地租賃費、場地的裝修費、超市必要設備的費用(貨架、所售產品的成本、收銀臺等)、人員雇傭費等,在這些費用中場地租用費扮演著先決者角色,是讓實體商超得以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根本。
“從天順的多次關店來看,顯然他們在這些店面上已經無力來支付場地租賃費,迎來了關店潮也便是順理成章的事兒了。”上述云南一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接著說。
始作俑者是資金無法及時跟上
負責向蒙自天順超市供貨的楊先生說,“原來(超市)欠著(他)19萬多的,聽到消息后趕緊來要了9萬多,還欠著9萬多,在15號那天付了2.7萬,還剩下7萬沒有付。”“后來還聽說已經轉給了其他公司,所以我們就急了。”
對于供貨商的擔憂,天順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定會盡全力去償還,但對于眼下所經歷的一切的根本原因,其將原因歸咎于發展太寬,資金沒有及時跟上。
天順官網上的“公司簡介”一欄顯示:云南天順(集團)公司,1992年成立,總部位于西雙版納州景洪市。主要經營項目涉及:商業零售、建材市場、農貿市場、賓館酒店、茶莊餐飲、房地產、現代物流、商業咨詢管理等領域,而商業零售是其重中之重,也是近年來發展得最快的一塊業務。
結合官網梳理其發展軌跡來看,無疑其伴隨著中國商超的興起,2009年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早在2009年之前,在全省范圍內累計開店也就10家,但從2009年至2013年最低的一年也開了5家,而最高時一年曾開到了8家,總數達到了40余家;從覆蓋面來看,在覆蓋完全省之后,天順也將步伐邁到貴州。因此,也成為了云南又一商超巨頭。
除了擴張太快而引發資金短缺而外,天順相關負責人將其另一方面的原因歸結于其建設昆明總部的大興土木。據其官網顯示,天順在昆明經開區信息產業基地建有16000多平方米的總部行政中心,20000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共有5000多員工。
按照天順的長遠規劃,在未來幾年內,積極拓展云南縣級城市、重點鄉鎮和周邊地區及國家,力爭連鎖超市門店數量達到100個以上。然而,這一切伴隨著這一波門店關閉潮戴上了模糊的面紗。
分析
國內中小超市“倒閉潮”原因
像天順這樣面臨麻煩,甚至走向倒閉的案例在云南商超界也常有出現。普爾斯馬特、諾馬特、盛興等商超在昆明乃至是云南,曾盛極一時,但最終都淪為后來商超發展學習的反面教材。與此同時,多個城市出現了超市、百貨“關店”現象,大部分認為物業租金過高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由于住宅地產調控后投資轉向,商業地產投資出現了“泡沫化”傾向。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本報記者通過梳理以及根據上述云南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觀點,超市、百貨“關店”現象之所以出現不外乎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小超市倒閉”是競爭所致。小超市頻頻倒閉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行業進入門檻太低。一些小超市經營者一旦進入經營角色,就會抑制不住擴張欲望,錯誤地認為規模擴大了就能賺錢,因而盲目地發展,而小超市利潤很低,資金少,顯然進不了好貨。沒有好貨,就不能吸引消費者,銷售額就會下降,資金就不能正常周轉,與供貨商的款項就不能按時結算,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二、沒有目標,盲目擴張。中小超市經營者要確立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處理好效益與速度的關系,要做到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擴張。剛開始超市規模不宜過大,規模形成是一個過程,不要操之過急;小超市也可以加盟到一個大企業中,享受給他們的規模效益,也可以自己成立一個聯合體,降低風險。應該專注主業經營,供貨商不能把貸款挪作他用,并選擇值得信賴的供貨商。
三、融資能力弱,資金鏈脫節。所謂的資金鏈就是用于商場周轉的流動資金,個別經營者把商場周轉資金轉移做其他用途,比如買車、買房或做其他項目投資,這樣就會產生資金鏈脫節,供貨商的貨款一旦拖欠,馬上會引發供貨商聚眾清貨的局面。
四、管理與理念跟不上。小超市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沒有跟上,企業處于無序發展狀態。要通過改善商品管理、加速庫存周轉,防止資金沉淀。連鎖店必須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規范:一個樣板店做好了,再發展其他的。二是標準:要有明確標準,主要標準要體現簡單化,簡單化才能做到標準化。三是專業:各個崗位、各項流程要專業化。
五、沒有特色,商品結構不合理。倒閉的中小超市競爭實力、經營觀念上不去,貨源空檔,沒有主打產品。營銷能力主要是采取差別戰略、成本領先戰略、目標集中戰略以及中國特色的營銷文化,提升企業的凝聚力,要有中國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