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刷墻廣告 青海省人民政府近日發布《青海省2015年地質災害防災預案》(以下簡稱《預案》),要求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經常或可能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進行跟蹤管理。
《預案》分2015年地質災害態勢預測,地質災害類型、發生的重點區域及引發因素,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要點等三部分。據1990年~2014年突發性地質災害資料統計,有60%~70%的地質災害發生在6~9月份。青海省氣象臺2015年度氣候趨勢預測,汛期強對流性天氣會增多、陣性降水的次數也會相應增多。因此,今年汛期青海省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災程度將接近歷年同期,仍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突發性災害為主。
據預測,有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重點地區主要有:西寧市區及湟中、大通、湟源3縣;海東市樂都、平安、互助、民和、化隆、循化2區4縣;黃南州同仁、尖扎2縣;海南州貴德、同德、興海、共和、貴南5縣;玉樹州玉樹市。受災對象主要為居住在高陡不穩定斜坡區和泥石流徑流、堆積區的居民群眾以及生產生活等基礎設施。全省重大地質災害危險點(段)共194處。
引發因素中,強降水及流水侵蝕是引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特別是泥石流災害的最重要自然因素。不合理的人為活動,如工程建設切坡、開挖、人飲工程滲漏,礦山采掘、棄渣和村(居)民傍山沿溝建房、取土,以及工程施工缺少防護或者防護不當等人為活動也是引發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重要因素。
預案要求各地把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跟蹤管理、險情排查、群測群防、預報預警、搬遷避險和執法督查等,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