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墻體廣告 全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現場推進會在涪召開。會議透露,重慶市首個彎道智能會車預警系統在319國道涪陵段建成投用。該系統使用近兩個月來,319國道涪陵段因彎道超車、強行超車會車導致的交通事故下降了45%。
據介紹,這套彎道會車預警系統具有智能化的特點。它通過在彎道兩端預埋式(或道釘式)鋪設的路面無線傳感器,實時采集過往車輛速度等行駛數據,并發送到路旁的預警顯示屏上。通過顯示屏,過往駕駛員在進入彎道前就能了解到前方對向車道車輛行駛的信息,從而有效提醒駕駛員減速謹慎駕駛通過彎道。該系統可實現對彎道兩端500米范圍內的機動車提前預警。
涪陵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負責人表示,在急彎路段發生交通事故主要是車輛過彎速度較快,駕駛員視線受地理條件限制,遇突發情況來不及反應導致。這套系統實現了減速提醒和彎道路況提醒的功能,非常適合丘陵地貌、彎急坡陡的319國道等山區道路。目前,已在該路段設置兩套智能會車預警系統。
市公安局交巡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鼓勵區縣結合自身實際,推廣應用這一系統,以降低彎道超車、強行超車會車造成的事故。
相關新聞
投資1400萬元建智能交通指揮中心
5月22日,記者從全市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現場推進會上獲悉,截至2014年底,涪陵區在1052公里的國省縣道上共裝了交通監控設備158處,提前兩年完成全市確定的國省干線公路、重點縣道交通監控設備全覆蓋目標。
自2012年以來,涪陵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道路交通科技信息化建設,投資1億元建成“應指工程”一期,投資1000萬元建成鄉鎮高清視頻監控系統一期和二期,投資3000萬元建成全區智能交通系統,全區以“科技引領、信息主導、情報支撐”的現代化警務格局基本形成。在涪陵江南城區,以路燈控制電子警察抓拍、治安卡口、高空遙感、視頻監控一體的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控體系,促進了交通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目前,涪陵區交通防控網絡已基本建成,主要由測速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數字傳輸IP呼叫系統、交通卡口系統、道路交通情報提示系統、交通警務監督系統、智能會車系統7個部分組成。涪陵已建成141個卡口點位和394個治安監控點位并投入運行,實現了“可看、可控、可傳、可調、可存”的實戰要求。
今年,涪陵區還將投資1400萬元建設全區智能交通指揮中心,投資760萬元建設西門子智能交通控制系統。屆時,涪陵的智能交通管理將接軌世界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