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高墻廣告 6月1日下午,黔江區委書記楊宏偉到區農委專題調研農業農村工作。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春華,副區長林光一同調研。
近年來,黔江區突出“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三大主題,以特色效益農業為抓手,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初步形成了特色和效益比較明顯的現代農業格局。2015年,全區狠抓畜牧、烤煙、蠶桑三大骨干產業,培育蔬菜、水果、“彩花”等新興特色產業,全力構建“一區兩園三圈四帶”產業格局,圍繞蔬菜、特色雜糧、中藥材、鄉村旅游四大特色產業,啟動了諸佛江蔬菜產業示范帶、石黃片區雜糧示范帶、馬喇片區中藥材示范帶、阿蓬江美麗花鄉示范帶規劃工作。同時,著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高山生態扶貧搬遷、農業綜合開發建設等重點工作。
楊宏偉指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把糧食安全問題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黔江,大量農村人口和明顯的城鄉差距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帶動農村面貌改善,從而實現全區的發展。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要認清使命、敢于擔當,發揮好主觀能動性,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努力開創農業農村工作新局面。
楊宏偉說,在農業基礎條件差距很大的情況下,樹立市場觀念,向科技、管理要效益,是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抓手。中央、市委從政策、資金方面,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加,農村的基礎設施逐步得到改善,社會資本對農業生產、農產品的關注度也在不斷增加,要充分認識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抓住新機遇,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楊宏偉指出,大力發展生態特色效益農業,是區委區政府在認真分析實際情況、遵循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戰略決策,要認真貫徹落實,用3到5年時間,建好四個示范帶,提升黔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在發展中,要把農產品工業原料化、產業發展規模化、追求效益和高附加值、貿工農一體化等觀念貫穿始終。要充分發揮整體效能,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千方百計選好題材、編好項目,向上級爭取資金政策支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集中投入,形成“拳頭”,整合好資金、政策,集中用于特色產業發展;建好科技扶貧機制、市場拓展機制、資金使用機制,推動生態特色效益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