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漯河墻體廣告 社會工作類項目建造,事關民生福祉。本年以來,漯河市各縣區在推動項目建造過程中結合實際,大膽立異,取得了極好的實效。
臨潁縣執行政府職責,立異建造形式,強力推動中小校園建造。把2015年確定為“民生工作攻堅年”,把教育民生工程列入年度政府工作陳述,會集 人力、財力、物力等優勢資本,強力推動中小校園建造:縣主要領導靠前指揮,每個項目清晰一名縣級領導分包;將校園建造與新城區開展、老城區改造和工業集聚 區開展相結合,有針對性地破解新、老城區和工業集聚區學生入學難疑問;對城區校園建造實施“三優先”方針,即優先為城區校園征用土地,優先處理各種批閱手 續,優先確保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并減免和優惠有關的基建規費、校舍配套費用。
舞陽縣方針支撐,立異行動,大力支撐社會辦學。先后引進了出資1.2億元的工作教育中心和2.2億元的育才試驗校園建造項目。為確保江蘇江河教 育集團出資建造的育才試驗校園項目盡快推動,該縣抽調專職人員建立攻堅組,實施全程盯梢效勞。在縣財務好不容易的情況下,先后墊資1000萬元專項用于征 地及區內墳、樹、房屋、莊稼等附屬物抵償,為項目開工建造發明了良好條件。2015年3月份,教育樓、宿舍樓、餐廳和日子用房等基礎設施一起發動建造,計 劃本年秋季建成投入運用。
郾城區掌握關鍵環節,完善三項機制,竭盡全力辦好教育民生工作。一是完善職責機制。制訂臺賬,細化節點,使命到崗,職責到人。二是完善共建機 制。研討確立了政府方案監督、公司出資承建、竣工檢驗移送的建造形式,緩解了財務壓力,確保了項目建造質量。三是完善推動機制。把第二試驗小學建造歸入年 度實績查核,實施定時陳述和例會準則,堅持高壓緊逼態勢。第二試驗小學自3月份發動建造以來,教育樓主體已建至四層。
召陵區“打捆”運用資金,節省集約用地,探究推行相關項目兼并建造形式。將相關性較強、單個出資規模較小的社會工作項目資金“打捆”運用,統籌 組織,完成“一加一大于二”效益;對單個出資規模較小、相關性強的項目進行兼并建造,既節省了土地,又提高了土地利用功率;將相關性強的社會工作項目會集 布局,非常好地表現項目的整體功用。一起,建立項目推動機制,優先確保項目用地需要,全程代理項目立項批閱、土地報批等各種手續,并實施縣級領導分包準則。 目前,該區由120急救中心、嚴重疾病防治建造、清潔監督系統三個項目兼并建造的社會工作項目,主體工程已竣工,方案年內正式投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