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 直面嚴峻缺水的現實,市委、市政府實施以節省用水增糧為中心的“8511521113”現代農牧業嚴重工程,敞開了內蒙古通遼市展開節省用水農業的序幕。全市乘勢而上,在短短三年時刻內,闖出了一條“高產高效、生態節省用水、循環展開”的現代農業之路。
到2014年底,全市建成節省用水高產高效糧食功用區651萬畝,其間當年新增170萬畝;建成會集連片膜下滴灌130萬畝,萬畝以上連片滴灌演示區75個。累計壓減機電井2.17萬眼,年節省農業用水4.12億立方米,農業用水份額由85%下降到83%。
內蒙古通遼市在推動“節省用水增糧舉動”中主打科技牌,推動農業走上了節省用水高產高效之路。糧食功用區灌溉輸水效率、均勻度大幅度進步,滴管區畝均灌溉定額下降到120立方米,低壓管灌區灌溉定額下降到260立方米,澆灌時刻由過去的15天縮短到5—7天,均勻單井操控面積由80畝進步到200畝;滴灌區內均勻每畝犁地與慣例栽培對比,年可增加有效積溫240度,延長作物生育期10天至20天,覆膜土壤含水量進步14%,肥效進步10%,下降50%擺布的除草劑用量,畝均進步土地利用率14%,每年畝均節約用電17度,節省勞作用工3個,每畝增產300至800斤。2014年,全市651萬畝糧食功用區均勻畝產1198公斤,悉數到達“噸糧田”。
依托“節省用水增糧舉動”項目,全市的水資源辦理走上了信息化之路。目前,全市建成市級水資源辦理渠道1個,旗縣級水資源辦理渠道8個,嘎查村級水資源辦理渠道263個,配套裝置完成114萬畝農田、5500眼機電井的計量設備,布設歸納環境監測站34個,全部掩蓋2012—2013年度“節省用水增糧”舉動項目區。“節省用水增糧舉動”全部進步了農業生產效率,人工辦理定額由過去每人25畝進步到200畝,讓更多的農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搬運就業、轉產增收,僅科左中旗20萬畝膜下滴灌項目區,就搬運勞作力7000人。
本年,內蒙古通遼市節省用水增糧舉動持續推動,預計全年新建糧食功用區200萬畝,到達851萬畝,其間,新建膜下滴灌78萬畝、標準管灌122萬畝。壓減機電井8350眼,實現年農業節省用水5.4億立方米。
為確保內蒙古通遼市糧食生產實現化肥減量提效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本年全市展開了控肥增效工作演示,在演示區內經過增施農家肥、培肥地力、化肥深施、優化種類構造、推行測土配方上肥、秸稈還田、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高效集成技能,實現良種良法彼此配套,農機農藝有機聯系,實驗演示同步進行。全部發揮演示區輻射股動作用,削減農業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耗費,到達綠色環保,穩產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