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墻體廣告 山東省9日正式向社會推出首批政府和社會合作(PPP)項目,涉及能源、市政工程等多個領域。據了解,這次推出的PPP項目共有50個,覆蓋山東省各市,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
山東省這次推出的首批PPP項目涉及能源、市政工程、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林牧漁、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通過“物有所值”評價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適宜市場化運作,回報機制靈活,能夠有效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
山東省財政廳表示,PPP模式通過授予特許經營權的方式,向社會資本開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有助于盤活社會存量資本,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2014年,山東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01%,村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共完成投資1575.2億元。按山東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要求,到2020年需要轉移農村勞動力700萬人。根據測算,僅將這些人口轉為城市居民,在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方面,就需要凈增加投資9100億元左右。
據了解,山東省將加強與金融機構、社會資本方的密切聯系,鼓勵金融機構為PPP項目提供融資業務,繼續引導社會資本方擇優選擇項目投資。
名詞解釋:什么是PPP模式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通常譯為“公共私營合作制”,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 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伙伴式的合作關系,并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山東多地試水加快推廣PPP模式 未來幾年需求巨大
“當前,我省上下積極探索PPP模式,省市均已儲備了一批PPP項目,有的已進入洽談、協商甚至實施階段。”近日,省財政廳廳長于國安接受記者采訪時作了這樣的表示。濰坊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就是一個典型的PPP項目。“該項目總投資60億-80億元,計劃通過股權基金投資和項目開發性貸款兩種方式完成融資。”濰坊市財政局局長田民利介紹,經與漢富控股、北車集團、國開行等初步商定,擬設立總規模30億-40億元的“濰坊市軌道交通產業基金”,其中,濰坊市政府提供10%-15%的引導資金,剩余的85%-90%由漢富控股、北車集團落實。
濟南公布首批17個PPP項目名單 總投資約588.43億元
為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增強公共產品供給能力,濟南市政府日前下發通告公布了我市第一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記者了解到,第一批PPP項目共17個,總投資約588.43億元。其中:軌道交通建設項目1個,市政基礎設施項目2個,園林基礎設施項目1個,生態治理項目8個,文化、醫療衛生、養老基礎設施項目4個,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