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墻體廣告 入夏以來天氣日漸炎熱,紫外線指數也比較高,不少怕曬的市民給自己的電動車安裝上帶支架的遮陽傘,雖然可以遮風擋雨擋太陽,但也為交通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日前,市民成先生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反映近一段時間在路上騎行時,已經被旁邊經過的電動車上的遮陽傘蹭了好幾次,“雖然都是從后腦勺滑過去的,也不疼,但要是從對面過來,那不就很容易會戳到眼睛嗎?還是希望能管一管這件事。”成先生說。
昨日,記者在市區多條道路上進行了觀察,發現裝有遮陽傘的電動車不在少數,不僅二輪電動車上安裝有這樣的傘,一些拉貨的三輪電動車上也裝上了遮陽傘。記者看到,目前電動車上安裝的遮陽傘有兩種樣式,一種遮陽傘由兩個部件組成,先是在電動車踏板前部或車把內側安裝一個支架,再在支架頂端安上傘。傘撐開后,向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伸展,長度約為1.5米至2米,寬度為1米左右,能把騎車人完全遮擋在傘下。另一種是今年更加流行叫作折疊帳篷的遮陽傘,這類遮陽傘的骨架平衡在車把兩側及后座上,呈弧形遮蓋整個車體,遮陽傘前方還有一個特定的轉向裝置。記者了解到,一般遮陽傘的售價從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折疊帳篷的價格比普通遮陽傘貴一倍左右。
電動車安裝遮陽傘確實方便遮陽了,但也有不少市民質疑遮陽傘的安全性。市民楊女士在去年就給電動車上裝了遮陽傘。“天熱,擔心曬到孩子,一開始感覺很別扭,拐彎的時候電動車和遮陽傘都有點搖晃,騎了一段時間才習慣。”楊女士說。記者也試著騎了一會兒安裝有遮陽傘的電動車,發現裝上“體形”較大的遮陽傘后,記者感覺車的重心有所偏移,穩定性降低,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受風力影響,特別是在急轉彎或碰到刮大風時,電動車搖晃擺動更為劇烈。而且由于遮陽傘的安裝,傘邊緣對視線有影響,在騎行過程中要觀察左右及后方路況和車況時,必須大幅度傾斜身體才能看到,因為遮陽傘太大,會擋住左右兩側及后方的視線,尤其是拐彎時,很難注意到路面的突發狀況。
對此,法律人士也指出,電動車安裝遮陽傘有四重隱患:一是車體所占面積擴大,增大了行駛中剮蹭事故的發生率;二是騎車人視野受到限制,擴大了盲區范圍;三是影響了電動車的靈活性,不利于騎車人快速避險和跳車逃脫;四是一旦支架遇到意外發生折斷,很容易刺傷騎車人。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對電動自行車等非機動車載物有明確規定: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后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衡量,安有遮陽傘的電動車明顯違反了規定。”連云港連成律師事務所王浩律師說,加裝在電動車上的遮陽傘,超出了車體寬度,增大了與其他車輛發生剮蹭的概率,如果因此發生了交通事故,車主也存在一定的過錯。如果牽涉到民事賠償問題,電動車車主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建議市民不要在電動車上加裝遮陽傘,最好選擇穿防曬服、戴太陽帽等方式防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