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墻體廣告 2015年度“五水共治”攻堅戰時刻行將過半,上一年河道管理成效是否得到穩固?從前摘帽的“黑臭河”有沒有東山再起?近日,溫州市政協“五水共治”民主監督第二調研組與瑞安市政協有關擔任人構成暗訪組,前往瑞安市陶山鎮暗訪從前的“黑臭河”——沙門溪陶峰段(以下簡稱陶峰河)。據悉,該河道因污染嚴重,群眾反映激烈,2013年被掛牌為“黑臭河”,經過一年多的綜合管理,已于上一年經過有關部分檢驗。
暗訪現場
水質好轉游魚呈現
截污納管相對滯后
在陶峰河濱,記者看到河水全體呈淡綠色,河面漂浮著零散的浮萍和樹葉;在河水較淺的區域,隱約可見河底石塊的概括,還能發現河道中心有若干群蝌蚪大小的魚正擺尾游動。
“這條河已不屬于黑臭河。”市政協“五水共治”民主監督第二調研組組長虞秋生說,魚類在黑臭河中不可能存活,從調查結果來看,該河道生態環境和水質較好,遠遠高于黑臭河規范。
在暗訪點不遠處,兩位保潔作業人員正駕馭著保潔船進行打撈作業。暗訪組隨即向他們問詢該河道管理和保潔情況。“這條河以前很臟很臭,如今改進多啦。”保潔工黃師傅通知暗訪組,從前年陶峰河掛牌管理開端,他們就擔任該河道保潔作業,一天至少出船4次,打撈河面垃圾。水更清澈了,氣味也不再刺鼻難聞,這是他兩年來最顯著的感觸。
暗訪組在河邊調研時發現,河道兩岸住戶的截污納管還未裝置完結,不少居民依然將日子污水直排河道。在河邊運營飯館的狄老伯直言,盡管他知道將餐廚廢水倒入河道會形成污染,但污水管道一向沒裝置完結,這樣做也是無法之舉。
問政督辦
多項辦法同步推進
一級管網已完結30%
上一年經過檢驗的陶峰河為何遲遲不裝置截污納管?暗訪組前往陶山鎮政府尋求答案。
陶山鎮治水辦主任余海燕和陶峰河河長陳凡接待了暗訪組。據了解,陶峰河兩岸的違章建筑多且“前史悠久”,撤除難度較大,影響排污管網鋪設進度。
上一年,陶山鎮已將河道南岸的1700平方米違章建筑撤除,并方案建造總長為339米親水花園綠道工程。該工程總投資為198萬元,目前已完結招標作業,估計7月底出場施工,河道南岸的截污納管也將在綠道施工過程中采納埋地鋪設。“由于前史遺留問題,我們短期內無法對北岸的違章建筑進行撤除。”陳凡說,陶山鎮已招集技術人員和施工方制定方案,依據河邊規劃、質地,開始斷定裝置外接式排污管道。
此外,正在建造的陶山鎮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將于本年七八月竣工,估計年底前能夠投入使用,與該廠相連的一級管網也正在活躍建造中,已完結30%,二三級管網處于招招標期間。
據余海燕介紹,陶山鎮于2013年掛牌的黑臭河共有10條,經過上一年的活躍管理,包括陶峰河在內的9條河道于上一年經過檢驗,并繼續施行保潔作業,未呈現反彈表象。本年1-4月,陶山鎮對上一年未經過檢驗的小嶺溪開展鐵腕整治,撤除沿河養豬場27戶,違章面積12000平方米,大大削減該河道污染源。
“本年,我們要力求小嶺溪經過檢驗,讓陶山鎮最后一條黑臭河成功‘摘帽’。”余海燕泄漏,有關部分下一步將把要點放在河道清淤和截污納管鋪設作業中,進一步穩固長期以來的管理效果。